与代验资的差不多,是挂银行牌的PE加代理上市服务商,并不参与二级市场上的活动。
真正的博弈是在帝国财团与对冲基金,私募,商业银行,持股机构与跨国公司之间展开,没投行什么事。
一个代验资的中介统治世界,操纵欧洲?这怎么跟以前说的不一样了呢?郎教授不是说青菜猪肉价格都是高盛控制的么?怎么又出来个芝加哥?伟大的导师索罗斯,为何上不了桌?
以前都是美国资本,国际金融大鳄。这怎么美国资本还打内战呢,怎么跟中金中投不一样啊,到底美国资本有几个?到底谁是国际金融大鳄?
一场发生在美国的博弈,刷新了国内对国际金融资本的认识,追捧投行的调门降了下来。又开始流行起了财团的话题,流行起了对内循环的解读。
深刻解读,党校级别的!
帝国财团有别于中金中投,不同于传统认知上的投机或是投资,不是索罗斯对冲性质的做空获利,是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为主导的非市场经济行为。
金融战争,第一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不再是以前的捕风捉影,而是脉络分明的呈现给了世界。
双方针对的对象也不是国家,不掺杂国家与民族主义,对垒的双方同为资本集团,不是单一的金融力量,背后都有实业的支撑。
帝国财团对阵华尔街这一役的双方主力,背后全是工业资本与有实业支撑的跨国公司。
华尔街参战一方,手中同样握有美国各大广播电视网与有线电视,持有信号输送商,没有一家是纯投机资本。
纯金融性质的投机资本,对冲基金,银行,私募,不过是炮灰的角色。连控制报表的能力都没有,就是跟风炒作的力量。
双方风一大,美股上万亿美元的朝下掉,这些明星就纷纷扑街了。
大明星高盛,大摩一类的,更是站都没资格朝圈内站。除了时不时出个报告,根本就没它们的事,战争双方谁也不在意它们。
这就是控制世界的力量?怎么在财团之间的博弈中,跟小瘪三似的?
财团的力量,在这一役中清晰的表露了出来。
数十家食品跨国公司,连带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利润充足,投资价值无限,被认为绝不会倒的公司。非但利润是负数,而且随时倒下。
世界舆论,这种似乎是天生就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的东西,就是在天幕出世的过程中被解构了出来,变的脉络分明。
让世界看清楚了“世界舆论”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究竟在谁手里。
财团的力量真是无远弗届,美国战斗正酣的时候,不耽误一计重锤砸向日本软银。
天幕的实业前景加上资本的力量放大,一周之内,软银就风雨飘摇,毫无还手之力。
日本软银,是多少互联网大公司的老板,老板都这德行了,互联网公司更是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帝国财团动了,世界是看不清资本是怎么回事的。
以为拿钱买点股份,一并购就拥有了资本的力量。以为公司就该是以挣钱为目的的认知,通通被颠覆了。
就是因为帝国财团动了,对垒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连带背后的财团,才逐一浮出了水面。
主力的真正构成,让世界看清了资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