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何槚率先发言:「启奏皇上,范汝为虽为贼寇,但亦是一方豪杰,若能降服,或许能为我朝所用。
然而招安贼人,一直以来风险颇大,须慎之又慎。
」
礼部尚书张纲则持反对意见:「启奏皇上,臣以为不可。
范汝为此辈不过草莽之徒,若予招安,恐其心不诚。
朝廷招安应择良才,岂能以贼寇为荣?若其反复无常,只会徒增祸患。
」
赵佶听后,沉思片刻道:「两位爱卿言之有理。
此事再议,待调查清楚范汝为之所图,再行决断。
」
紧接着,王黼又提及了泉州稽私团练使郑世昌的奏章:「郑世昌提议,以赏赐澎湖的陈义庄为名,起用海盗庄客协助剿灭明州水贼。
此计可行否?」
王黼看了一眼奏折,轻声冷笑,「泉州果然还是那副模样,居然想着用海盗来剿匪,真是荒唐!
」
「王相公,郑世昌的提议未必全无道理。
」张叔夜不甘示弱,立刻反驳,「海上贼寇与陆上不同,若能以贼制贼,或许能出其不意,迅速清剿。
」
兵部尚书李纲对此颇有兴趣:「泉州水师在当地威望颇高,若能以海盗庄客协助剿贼,确实是个好办法。
只是,海盗庄客乃无信之徒,如何确保他们不反过来危害我朝?」
蔡攸眼珠一转,笑道:「李尚书所言甚是。
臣以为,可先予陈义庄一定赏赐,若其效忠我朝,再予封赏。
至于海盗庄客,若能剿灭明州水贼,亦可暂时利用。
」
赵佶点了点头:「如此可行。
传旨泉州,允其所请,但须严密监控,不得任其妄为。
」
在讨论完海盗问题后,王黼提到了陆宰关于明州与越州官员包庇明教的奏折:「陆符钧言明教贼人在昌国县胡作非为,明州越州等地官员皆有包庇之嫌。
臣认为,此事若不及时处理,恐有变数。
」
「陆宰所言甚是。
」张叔夜紧随其后,「臣也听闻,地方官府与贼人勾结,实在是朝廷的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