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和士兵们看着这位不曾退缩的领袖,心中不由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守住扬州,是所有人的责任,也是生存的希望。
扬州城内,守军的旗帜高高飘扬,中央赫然书写「定海郡主」四个瘦金体大字。
城中宋军与民壮们无不感激这位从天而降的「天潢贵胄」,不仅带来了精锐的舟山军,更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带领他们从瘟疫与金军的双重困境中坚持了下来。
方梦华的举动更是让这位「金枝玉叶」的印象愈发深刻。
她每日巡视城防,问候伤病,甚至亲自在医馆内施救。
一名患疫的宋军老卒喃喃自语:「官家能有这样英武的姐妹,大宋怎么可能输?」
舟山军的训练营也成了城中热闹的景点。
百花营的女兵方阵尤其吸引目光——她们严整的军姿、娴熟的铳法和箭术,甚至可以在铿锵的号令下完成复杂的队列变换。
宋军士兵与民壮们看得目瞪口呆,私下议论纷纷:
「这才是皇家禁军应有的模样啊!
」
「郡主果然是从京师带来精兵,不愧是皇室中人。
」
尽管舟山军与宋军的装备差距明显,但军纪的严明、伙食的丰盛更让民壮与降军们羡慕不已。
一天,方梦华出现在一片营地里,观察民壮们的练兵。
她停下脚步,指挥百花营的女兵展示一套操典。
民壮们看得入神,却也自惭形秽。
「郡主殿下,您为何愿意收留我们这些粗人?」一名身形瘦弱的民壮忍不住问道,「我们只怕拖了舟山军的后腿。
」
「天下百姓皆是我等同胞,」方梦华声音坚定,「只要你们愿意学、愿意练,便能与舟山军并肩作战。
」
这番话,让原本心存自卑的民壮们热泪盈眶。
当天,许多人主动要求被编入舟山军的正式训练体系,从被动守城变成主动参战。
扬州城的防御形势虽仍岌岌可危,但在方梦华的治理下,城内秩序逐渐恢复。
她召集城中仅存的四万精壮和部分幸存的宋军残部,将他们重组为四方守备军,并亲自制定城防布置。
她命董耘主管后勤事务,李釜负责协调军民关系,将百姓安置在安全区域,同时鼓励青壮投身守城,为生死存亡之战贡献力量。
「扬州虽困,但并未绝望!
」方梦华站在城墙上,对身边的将士和民众说道,「金军再强,不过是强弩之末!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必能挫敌之锐。
」
将士们受她鼓舞,士气大振,而扬州百姓也因她的坚毅领导而重拾信心。
在扬州城外,完颜宗望的大营却是另一幅景象。
「我军主力久攻不下,已折损近万勇士。
」完颜宗望对众将领说道,语气中透着愠怒,「汉军旗和签军软弱无能,连巴图鲁都拿不下,扬州迟迟未破,颜面何存!
」
一旁的完颜药师冷哼一声:「主子,降军之所以不力,是因为他们心中尚存侥幸,认为败了还能留一条活路。
若要让他们真正为我们效死,须断了他们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