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姜文的电影,肯定是不可能了。
但是如果自己的某部电影需要姜文类型的演员……那我干嘛不找姜武?
这人就适合当朋友,合作纯纯是找干架呢。
一块喝酒骂人,那他肯定贼有意思。
……
接下来的时间,方星河忙成了一团陀螺。
《少你》的版权和发行事宜,必须尽快确定了,想赶在6月中旬去撞那几部天使巨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董有德请示:“版权怎么处置?”
“拆开。”
方星河眼底闪烁着镰刀的寒光。
“咱们现在有资格利益最大化了。”
“那就是欧洲一块、北美一块、国内一块,日韩要单独售卖吗?”
“日韩必须走合作发行的模式,直接跟他们本土的发行商谈条件,建立起属于咱们自己的发行体系。”
方星河对日韩的野心非常巨大。
因为同属中华文化圈,他们的市场本身也潜力巨大。
尽管韩国排华,日本更爱动漫电影而非真人电影,可是最起码在10年之内,他们都是远胜国内的优质韭菜市场。
电影电视剧本身能割到的直接利益或许不多,个人影响力能够斩获的东西那可真不少。
方星河的文化布局,重点从来都不是好莱坞。
中国影视剧有什么资格反攻好莱坞?
30年之后,也就只有网文和短剧杀了进去,后者还是以本土化的形态。
真正适合中国的外阜市场,还得是日韩东南亚。
他们看中国偶像剧看到疯魔,别管直接收益怎么样,文化侵袭效果足够好,这就是意义。
“行,那我先把能卖的版权卖个高价。”
董有德屁颠屁颠的去了。
最终,欧洲以买断的方式,拿下了《少你》的版权。
出价为……5000万美元!
这个价格直接创造了欧洲电影圈的买断记录,按照最好的发行分成合约,差不多相当于2亿票房的分成。
拿下版权的欧罗巴影业基本不可能靠放映赚回成本,而是必须依靠多种版权运营方式,再加上影院那里的某些操作,用相当长的时间来盈利。
当然,盈利几乎也是必然的。
方星河的个人影响力再迭加上戛纳三大奖,慢慢运营,稳赚不赔。
方哥自然也不亏,一次性拿到5000万美元和两三年缓慢结账相比,单单的这笔资金的时间成本就是巨大盈利。
而且欧洲的“跪舔”还带来了一个额外的好处——其余多地的热情。
那些市场因为要走合作发行模式,并没有在当夜谈妥,只能留待后续慢慢商谈。
但是,方星河要求欧罗巴影业“必须在恰当的时间公开买断金额”,所以这一新闻注定会给《少你》的发行带来巨大优势。
可以预想得到,在未来的几天乃至几十天之内,影视娱乐板块的新闻,必将被《少你》统治。
这是一轮新的收割期。
得奖只是开始,真正的利益、好处、轰动、碰撞,将化为一道巨浪,拍碎这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