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归和周洄分享周启康的画,言谈之间,周启康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丹青大师。
周洄虽然乐见儿子有特长,但是看晏子归这么高兴还是不解,“值得这么高兴吗?”
三岁小孩,涂抹几笔,看不出来以后的。
“本来他身体不好,就没想过他会成为博学之士,日后说要替山君分忧只怕也是虚的,他贵为亲王,已是富贵至极,如果他没有正经事做,日子会过的多荒唐?”
晏子归摸着画道,“现在知道他有这一方面擅长,寻了人仔细的去教,引导他上道,打发时间,陶冶情操都是好事。”
“当母亲都是如此吗?想的这么深远。”
周洄笑道。
“生在皇家,天下大位,就算他们是亲兄弟,规矩也要一开始就做好,总之还是那句话,亲兄弟不睦,就是父母失责。”
晏子归因为周启康身体问题十分偏爱,但是她也清醒的知道,这份偏爱不能让周启康在大是大非上糊涂。
她千辛万苦养大的这一条命,不能送在兄弟相争上。
周启康不能太优秀,但也不能太糊涂,人蠢也会坏事,晏子归希望他能在范围内尽兴的生活,他要健康,再有一二个爱好,过着享受又不堕落的生活,就很好了。
哪知道这么快就找到方向了。
晏子归对范珞珠又喜爱上几分。
“范家大姑娘挺好的。”
周洄突然笑道,“就在宫宴上看了一眼,兰司钰就同我说,想要给同儿求娶佳妇。”
晏子归惊讶,“孩子才多大,这也太着急了。”
“他呀,不要求先定下,但是他要先占着,反正到时候要议亲了,也是他先说在前头。”
晏子归细想一下,“婚嫁是结两家之好,总要范家愿意。”
林媛坐在梳妆台前拆发饰,看着铜镜笑说,“你儿子今日说不喜欢晏知禹,让我们不要把珞珠嫁到晏家去。”
“他知道什么了?”
范澈已经躺上床,手里握着一卷书看,顺嘴就接上了。
“问他他不说。”
林媛也没当回事,小孩子眼里的事对她们来说不算什么。
“怎么就提到晏家,难道是娘娘同你说了?”
范澈问。
“珞珠还小呢,哪就这么早提到这些话题。”
要林媛说,给晏子归当侄女媳妇,还不如儿媳妇呢,她和晏子归熟,和晏家又不熟。
“左右年纪相当的就那几家,现在回了京城,日后见面的机会也多,看珞珠喜欢谁。”
范澈翻书页。
“你就没想过珞珠是高嫁。
平嫁,还是低嫁?”
林媛试探道。
“人好就行,所谓高平低都只是状态,人生数十载,起伏难免。”
范澈笑着看向她,“你低嫁给我,我总要弄个首相夫人给你当当才好。”
“你不要让我当寡妇就算对得起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