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刘副组长,阎副组长,你们说说这事儿要怎么解决,刚才发生的事情,你阎副组长可是一直看在眼里的。”
阎埠贵:“这个……。”
刘海中:“我说李毅,在院里,你要称呼我二大爷,叫我刘副组长是什么意思?”
李毅:“你竟然不知道刘副组长是什么意思,你究竟有没有参加过街道办的学习?”
阎埠贵:“咳,老刘啊,其实这二大爷的的称呼,是以前的叫法,咱们三个其实是院里的居民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老易是组长,咱们两个是副组长。”
刘海中:“原来是这样啊,嗯,我觉得称呼我为刘副组长还是挺好的,嗯,很正式,李毅说的对,大家听好了,以后就称呼我为刘副组长。”
院中的众人用看白痴的眼光看了刘海中一眼,其实,对于称呼他们三个为大爷,早就有人不满了。
大爷这个称呼是从解放前,就有了,那个时期,实行的是保甲制度,对院里的管事,就称呼为管事大爷。
军管会时期,为了防范敌特,院中选出了几名管事,就接着沿用了这个称呼,后来成立街道办,居委会,这个称呼就一直没有改变过来,反正老北京,对于‘爷’这个称呼,没几个人会太在意的。
只是后来随着轧钢厂的扩张,院子里面又住进了不少人,有些人年纪并不比这三位大爷小多少,就有人对这个称呼不是太满意了,只是入乡随俗,没人说出来罢了。
阎埠贵:“咱们先不说这个,李毅,我看,要不这件事情要不,就这样算了,虽说你贾大妈吧雨水的衣服扯破了,但你把你贾大妈也打了,要我说,这件事情就扯平了。”
还躺在地上的贾张氏不乐意了:“不行,不能就这样算了,他打了我,今天要是不给我赔偿,这件事情就没完。”
阎埠贵之所以想要和稀泥,其主要原因就是他看到了三大妈,刚才一把抓了不少糖果,因此就想着事情早点过去,没想到贾张氏还不依不饶。
于是就冲着贾张氏吓唬道:“贾张氏,你不要不知好歹,这要是严格算起来,你强抢雨水的糖果,这算是抢劫了,要是报到派出所,最少也能判你好几年。”
刘海中:“没错,就是抢劫,应该枪毙。”
今天贾张氏没有易中海撑腰,贾张氏的腰杆可硬不起来,这时,贾东旭也跑过来拉起贾张氏说道:“妈,不要闹了,再闹下去,要是雨水真的去报警,真的能把你抓进去。”
贾张氏这时,也是有点害怕,就顺势,跟着贾东旭回到屋里。
李毅也知道,对于贾张氏,只能这么算了,即便真的闹碰到派出所,也是各打五十大板,捂盖子的现象,在全国都非常普遍。
在全国都面临饥荒的年月,你在报纸上,看不到一篇有关饥荒的报道。
要是再过几年,有舵手批示的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更是成为经典。
(这里说一组数字,1959年,我国总人口6。72亿;1960年,6。62亿;1961年,6。59亿)
阎埠贵:“好了,大家都散了,都回家做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