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周老太和周大姐坐在电话旁边。
周大姐傍晚收工之后来了家里,总算,周大姐有电话要打,她给她的两个女儿打电话。
她女儿家里也没有安座机,也是打到公共电话去,再让人通知她的两个女儿,等人来了,再回过来。
周大姐来南城之后,没跟儿子联系过,大概一个月会给两个女儿打个电话。
现在通电话又不方便,每次都要先打去公共电话那,再让人通知,非常麻烦。
周大姐在南城一切都好,也就不怎么打。
梦萍和亚萍得知周老太家里装了电话,都非常高兴,“妈,以后我们想联系你就方便了。”
周大姐也很高兴,她在南城这,虽然有个面摊子,心里到底惦记着女儿。
至于儿子,周大姐是寒了心,虽然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来,可是想想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又寒了心。
另一头,梦萍握着电话筒,不知道该不该跟她妈说一声,老三生病了,现在正在医院住院呢。
老三没有正式工作,他生病了也就没有单位给他报销,全是自费。
老三媳妇昨天还来找她借钱,梦萍气他们那样对待亲妈,害得周大姐远走南城,也就不想借。
可是毕竟是亲弟弟,他们无情,她还有义呢,还是掏了二十块钱,不算她借的,算她给的。
这点钱远远不够,临走的时候,赵喜妹跟她打听周大姐的去向。
梦萍没说。
她知道周大姐在南城摆了个面摊子,现在她自给自足,日子过得舒坦,要是让赵喜妹知道了她的去向,还不得找过去,让老太太出钱出力。
要是他们之前也孝顺,那还好说,之前他们那样对老太太,梦萍私心里,不想让老太太管这事。
所以直到挂断电话,梦萍也没说这个事情。
周大姐挂了电话,还在看着电话出神。
周老太看她这个样子,知道她是想孩子们了。
“你要不要回南城去看看女儿和外孙们?”
周老太问她。
周大姐摇头,“我那个面摊子甩不开手,有熟客天天要过去吃饭的。”
周大姐的面摊价格实惠,好多附近干活的,都会去她的面摊吃饭,一到饭点就过去了,要是周大姐歇业了,这些熟客就没地吃饭了。
为着这个,周大姐也天天摆着呢。
周老太知道周大姐现在有点存款了,这钱放着也是放着,就劝周大姐拿出来买房子。
“这地段可是城市中央啊,现在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了,这里以后肯定会被开发的,南城有几个地方都已经拆迁了,这里我估计以后也会被拆迁的,你不如再买一处房子,等着拆迁。”
周大姐却摇头,“就算以后这里要拆迁,我也不买房子了,我一个老太太,能花多少钱?我现在面摊的收入,干个几年,够我养老了。”
周老太没想到周大姐想得这么通透,钱够用就行,多了不想。
她仔细想想自己,她现在也差不多把钱挣够了,秋桃和春桃都有自己事业,能赚钱,不用她操心,她现在有那么多房产,一拆迁,钱都用不完。
她也赚够了,所以现在对赚钱,没有之前那么热切了。
她现在每天早上还摆早餐摊,也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顺带赚点钱,每个月差不多也有一千来块收入,够她花了。
两人正说着话,院子里的大狼又叫了起来。
周老太出门一看,林建军在院门口探头探脑的,看到她出来,赶忙说道:“妈,快把狗喝住,这死狗,人也不认!”
周老太听他骂大狼,不高兴,“你说什么呢,连人都不认人,你还叫狗认人,有时候,人比狗还不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