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妆台的旁边,有一个衣架,上面挂着防尘罩,这些防尘罩可以保护艺人的衣物不被弄脏。
衣架的下方还有几个抽屉,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梳子、发胶、卸妆棉等各种常用的化妆工具和用品,方便艺人随时取用。
墙角处摆放着一张舒适的沙发,它的颜色柔和,质地柔软,为艺人提供了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
沙发旁边的小桌上放着矿泉水和纸巾,这些细节之处都透露出对艺人的贴心关怀。
与明星更衣室的安静和舒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媒体中心,那里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房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张电脑桌,每台电脑都连接着高速网络,确保记者们能够迅速地获取和传递信息。
桌上还放置着打印机和扫描仪,方便记者们及时将稿件发送出去。
在墙角的茶水区,摆放着咖啡机和饮水机,旁边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纸杯和各种零食,为记者们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补充。
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往冰箱里补充水果,他们说:“记者们要忙到深夜,得让他们有口热的喝。”这个小小的举动,却让人感受到了对媒体工作者的关怀和尊重。。
更重要的是,这座场馆的
“灵活度”
极高。中心场的舞台可以快速转换用途。
白天还是开幕式的主舞台,晚上就能通过可拆卸的隔板分成三个区域
——
左侧是影展区,墙上挂着参赛影片的海报和剧照。
中间是主舞台,用于颁奖环节;右侧是放映区,摆着几百个座椅,观众可以在这里回看获奖影片的精彩片段。
此时工作人员正在搭建影展区的展板,有人拿着胶带固定海报,有人在旁边核对
“《素媛》的海报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部片子观众关注度高”。
场馆的地理位置也占尽优势。它坐落在黄埔区开创大道的核心地段,从市区坐地铁
3
号线到开创大道站,再步行
10
分钟就能到。
如果开车来,场馆周边有三个大型停车场,能容纳两千多辆车。
下午
4
点多,已经有观众陆续赶来,有人骑着电动车停在停车场入口,有人坐公交在附近的站台下车,嘴里念叨着
“半小时就到了,比想象中方便”。
“10
元一张,就能看明星走红毯?”
在羊城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的售票窗口前,这句话被问了无数次。
之前的电影节,红毯门票最低也要
800
元,有的甚至炒到了几千元,普通观众只能在电视上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