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盛唐风华笔趣阁书库 > 第1333章 立后之争二(第1页)

第1333章 立后之争二(第1页)

“韦坚,你休要血口喷人!”

没想到韦坚直接给自己按上了罪名,韦陟再也按捺不住,当即脸色铁青的出列反驳,口沫横飞。

“我何时蛊惑君上了?我所言句句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

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你拿太宗皇帝说事,不过是托古言事,强词夺理。

太宗皇帝不立后,那是太宗皇帝的决定,与当今何干?

难道陛下做什么,都要亦步亦趋地模仿先祖吗?

太宗皇帝没有灭吐蕃,莫非陛下灭了吐蕃就是错误?”韦陟言辞犀利,直指韦坚逻辑的要害。

“哼!”

韦坚冷笑一声,毫不示弱,“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太上皇十几年不立后,江山社稷不也安安稳稳?

何来你口中的动摇国本之说?

反倒是你韦陟,如此急不可耐地鼓动陛下立后,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想借此攀附钻营,谋取私利?”

“你一派胡言!”

韦陟气得手指发颤,指着韦坚的鼻子大骂,“我韦陟身为京兆尹,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心中唯有大唐江山,岂容你这般污蔑?”

韦坚针锋相对:“是否污蔑,天日昭昭,陛下圣明,自有公断!”

一时间,两位同样出身京兆韦氏的朝堂重臣,在这庄严肃穆的太极殿内,当着满朝文武和皇帝的面,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唾沫星子横飞,就像两只斗鸡一样吵得不可开交,硬生生将朝堂变成了菜市场。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官员都看呆了。

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韦氏内部的公开决裂。

随着两人的争吵,朝堂上的官员们也迅速开始站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派系。

“臣附议韦京兆,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亦不可一日无主。

崔贤妃性情温婉,聪慧贤淑,执掌后宫以来,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实乃皇后之最佳人选。”

太常卿崔颢第一个站出来帮盟友韦陟助阵,不惜得罪韦坚。

他本就是崔贤妃的堂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要全力支持。

紧接着,将作大匠李让、司农卿萧衡、兵部侍郎崔宁、国子司业郑虔等数十名与韦陟、崔颢关系密切,或是早已被他们说服的官员,也纷纷出列,齐声附和。

“臣等附议!”

看起来声势浩大,颇有逼宫之势。

更让韦坚心头一沉的是,作为宰相的颜杲卿再次表态支持。

“陛下,韦京兆与崔太常所言有理。册立皇后,安定后宫,确实有利于国本稳固。崔贤妃人品贵重,堪当大任。”

颜杲卿一向以刚正不阿着称,他的表态,分量极重。

有了宰相带头,原本一些还在观望的官员也立刻下定了决心。

御史大夫李白虽然素来高傲,不屑于党争,但他与颜杲卿私交甚笃,见老友表态,也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支持。

“立后之事,合乎礼法,臣附议!”

巡抚令徐浩、太仆卿李希言等十余名官员也紧随其后,加入了“立后派”的阵营。

一时间,太极殿上,支持立后的声音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乌泱泱一片,人多势众,气势如虹。

太子李健的心,一点点沉入了谷底。

他眼睁睁地看着对方阵营越来越庞大,而自己这边,却显得如此孤立无援。

韦坚的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

他环顾四周,发现支持自己的只有户部侍郎皇甫温、东宫左庶子周皓、兵部员外郎韦芝、右庶子韦兰等寥寥十余人。

这些人大多是东宫属官,或是与韦家关系紧密的姻亲故旧,在人数和官阶上,都远远无法与对方抗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