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周皓躬身出列,清了清嗓子,将今天早朝韦陟突然发难,提议册立崔贤妃为后,以及后续引发的朝臣附议,特别是宰相颜杲卿和御史大夫李白都表示赞同的惊险过程,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他的口才极好,将当时的紧张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当他说到颜杲卿和李白这两位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佬都支持立后时,丽正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短暂的寂静之后,大殿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油锅,瞬间炸开了。
“这个韦陟,简直是包藏祸心,其心可诛!”
“颜相一向刚正,为何会支持此事?还有那李白,一个恃才傲物的狂人,他懂什么国本大事!”
“一旦崔贤妃为后,燕王也成了嫡子,那太子殿下的地位岂不会被动摇?”
“是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太子的地位若是不稳,我等的前程何在?”
殿内二十多名官员群情激奋,议论纷纷,叫骂声、质疑声、担忧声混杂在一起,整个丽正殿乱成了一锅粥。
他们这些人,都是绑在太子这条船上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旦李健的太子之位受到动摇,甚至被废黜,他们这些东宫属官的下场可想而知,轻则罢官免职,重则流放杀头。
韦陟此举,无异于是在掘他们的根基,断他们的前程。
李健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让东宫的所有官员都明白,这不仅仅是太子一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东宫集团的危机。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同仇敌忾,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拼尽全力。
李健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喧闹的大殿这才渐渐安静下来。
“诸位稍安勿躁。”
李健目光再次投向盖嘉运,“今日幸亏盖公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才让父皇暂时搁置了此事,诸卿当一起拜谢盖公的恩情!”
众官员闻言纷纷对着被赐爵为北海郡公的盖嘉运作揖致谢。
“我等多谢盖公为东宫直言!”
盖嘉运急忙起身还礼:“太子与诸位言重了,老夫乃是为社稷着想,并无私心。”
一众官员七嘴八舌的又讨论了一阵,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午来,李健便宣布议事结束。
“今日之事暂且到此,诸位各安其职,切莫自乱阵脚。散了吧!”
“臣等告退!”
盖嘉运走在前面,其他官员们陆续退出丽正殿,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忧虑。
偌大的殿内,很快只剩下寥寥数人。
李健特意留下了太子詹事陈玄礼、少詹事元载、左庶子周皓和右庶子韦兰,以及李亨之子李豫。
这四人,是他真正的左膀右臂,是他在东宫绝对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