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后叫来太医院判,“如今宫里人少,太医们医术精湛却无用武之地,本宫想着,每十日派太医院的太医去丽泽门外摆摊义诊,即是施恩于民,太医多得病患诊疗,医术也可以精进。”
“义诊的钱从本宫的私库出,因着宫外宫内的隔离,义诊的太医可得五日休息再回宫当值,如此轮换,你觉得如何?”
“娘娘既已决定,微臣理当应从。”
“既如此,你去写个章程来,行善积德的事,本宫不欲为难你们,按照你们希望的方式来,若是不想给百姓诊病,也可以让民间的大夫带病人来,你们从旁指点。”
能进宫当太医的都是家学渊源之辈,只怕自恃身份,不肯落架子给百姓看病。
晏子归话是这么说,心里却想着,医者父母心,若是自恃身份孤高,不愿意给平民看病,这样的品性,也不值得信赖。
“医者仁心,患者无身份差别,娘娘慈心,乃天下人之福。”
比起前朝官员们争得乌眼鸡一样的条例,晏子归做的两件事都悄无声息,一是让太医义诊,二是让慈幼局出面,在京城几个大的平民街区,开设娘子学习班。
三岁到十岁的女娘,送过来识字数数,还包一顿中饭和点心。
百姓不一定希望送女娘去学习,但是能得一顿免费的饭和点心,那是甘愿的,省了一口粮食,家里就多一口余裕。
晏子归对外的理由都是给陛下及两位皇子行善祈福,时下多金的主家娘子都喜欢这么做,没有引起异议。
起始的钱都是晏子归的私库出,周洄听闻后要给她金银,晏子归笑问他瞧不起谁,“难道我连做这点事的钱都没有,还要看陛下的。”
“我是锦上添花。”
周洄只要她不沉浸在儿子身体不好的郁闷里,愿意做些事,花多少钱都可以。
“我有章程。”
晏子归笑道,她既然挑头做这些事,自然也会开个口子,给城中贵妇依附讨好的机会,捐金自然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前期她得先想好框架,钱财的来源,花销都要规矩明白,这两样注定是花钱没有回报的,
只一味的投钱不管理,她也不是冤大头。
淑太贵妃听闻皇后的举动,特意来说,她们身边还有点余钱,这种善事,也想跟着娘娘扬扬名。
往常遇上什么天灾人祸,后宫也是要表示的。
晏子归说这事不急,反而和她说起另外一件事,毕竟一位长公主,两位亲王都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我想着也该请各家进宫来看看,让太贵妃和太妃们多聊聊多见见,才能定下合心意的亲事。”
淑太贵妃立即笑道,“那自然好,实话说她们也催我,想知道娘娘是怎么个章程,我让她们放心,娘娘再稳妥不过的人,肯定都记在心里。”
“那我让女官们拟定名单后,再送去给你过目,若是有我疏忽的人,你就在后面添上。”
宫中邀约,就是放出信号,晏子归催周洄,“你既然愿意跟姑母亲上加亲,就让兰大人去问一嘴,知道姑母的意思也好提前安排,先通个气,不然真等孝期结束,什么事都耽误了。”
“他怕是不愿意。”
周洄思忖,“你把他娘子叫进宫,让她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