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奉憋了半天,憋不出一句胜过其余三支军队的,脸孔都憋红了。
杨虎等三人也没看吕奉,各自冷眼相对,俨然是谁也不服谁。
就在众年轻武将相持之际,又有亲兵飞快地送来一封书信:“裴将军领兵已经过了燕郡,还有几日路程大军便到。裴将军又派人送了信来。”
四个武将齐齐振作精神,同时伸出手。
那个亲兵将信送到李驰手中。
李驰拆开信一看,面色陡然有些复杂,默默地送到杨虎手中。杨虎看完后,递给了孟六郎。
吕奉急得探头一并去看。然后,也就消停老实了。
这封信上,只有短短两句话。
如果四支军队齐聚,要听杨虎指挥号令。
裴青禾虽然还没赶来,却已预料到了众武将谁也不服谁吵成一团的乱象了。尤其是孟六郎,在渤海郡时连张大将军也不服,最是刺头。
孟六郎捏着信,皱着眉头,过了片刻,不太情愿地将信给了杨虎。
杨虎犹如握住尚方宝剑,目光炯炯,沉声说道:“蒙裴将军信任器重,暂将重任交托于我。从现在起,你们三人便听我号令。”
李驰吕奉一同应了。
杨虎瞥一眼孟六郎,孟六郎捏着鼻子应声。
杨虎放缓声音:“不是说不能主动出战,而是要谋定后动。这里是辽西,是我们的地盘。我们熟悉地形,占了地利,百姓都心向我们,我们又占了人和。仔细谋划,再利用天时,优势全部在我们。要么不出动,出兵就要大胜。”
孟六郎这才提起精神听一听。
李驰吕奉更是连连点头。
杨虎指着地图,制定起了具体的出兵和守城策略。
四支军队要整合,守城的以老弱或新兵为主。所有骑兵都集中到一处,合起来也有三千左右,全部由善战的孟六郎来领,关键时候一战而出,一定胜负。出战的步兵,要挑最精锐最勇猛不会轻易溃逃的,要擅长兵阵。
广宁军专门练过对付骑兵的兵阵,辽西军也能挑出不少,倒是范阳军,照这个标准,能出动的精兵不到三成。
吕奉心里有些不甘,主动请缨:“我愿打头阵。”
杨虎看吕奉一眼:“这是打仗,不是意气之争。范阳军确实战力低一些。不过,吕将军确实是猛将。”
“广宁军的三千精兵,也交给你。我留在城中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