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后,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同府咱们攻不下了!
人家早就准备好了陷阱了,就等着咱们前去攻城,自个儿往里跳呢!
在场的众将一听,顿时有些不快。
在他们眼中,大同府可是一只大大的肥羊。
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只要能攻进大同府,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发一笔横财!
再者说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是死多死少的事。
反正死再多,也不会轮到自己!
所以众位将领都期盼着萨哈廉,继续猛攻大同府。
萨哈廉见状,苦笑了一声,说道:人家早就准备好了,咱们要是继续攻打的话,最少要付出四五万人,才能攻破大同府!
甚至死的人比这还要多!
到时候明军的援兵一到,一旦将咱们团团包围,咱们恐怕都会折在这里!
众将听完,再也不敢提攻打大同府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军的士气跌落到谷底。
萨哈廉见状,忙强打精神,笑着说道:诸位将军,不要因此气馁。
大同府,咱们打不了,不是还有别的城池吗?难道其他的城池也像大同府一样,防守的如此严密吗?
在场的众将听完萨哈廉的话后,顿时反应过来。
一个一个立刻恢复了,原先嚣张的模样。
纷纷吵嚷着,要去攻打大同附近的县城。
这正是:
三面围攻皆失利,损兵折将士气底。
当机立断换方向,为帅果断敢舍弃。
看着群情激愤的众位将领,萨哈廉立刻下令,放弃进攻大同,转而进攻临近的县城。
随着萨哈廉的一声令下,鞑子大军开始有序撤退。
众鞑子将领,率领大军,如饿狼般的冲向了附近的县城。
沉重的箭楼和冲车,也扔在了大同城墙下,弃之不要。
因为这些东西,会拖慢他们的行军速度。
对鞑子来说,冲到前面的,往往能抢到肉吃,跟在后面的,可能连汤水都没有!
为牵制大同府里的官军,鞑子大营并没有动。
萨哈廉留下了500名鞑子,2000名汉军,仍然驻守在这里。
随着鞑子大军改变策略,杀向附近的县城,率先倒霉的是大同城附近的村庄。
虽然这些村庄已经得知鞑子偷袭入关的消息,并做好了防范准备。
但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再怎么准备,也挡不住这些如狼似虎的鞑子们。
整个村庄里的,老弱病残全部被鞑子屠杀一空。
只留下了青壮,为他们转运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