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这片冷寂的黑夜里,他们的先人,已经用生命照亮文明的前路。
先人未必都对,古物未必都好;然而,先人披荆斩棘,坚韧自强之精神,却永远值得崇仰与继承。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
哭泣声曾一度越来越多,多到仿佛要将整个天空淹没。
然而,哭泣的时间,却又在悄然间,变得越来越短。
绝望的哀嚎,渐渐被压抑的呜咽所取代;而无力的呜咽,最终,又被一种沉默的、咬紧牙关的坚韧所代替。
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可怕到……连“死亡”本身,都可以被逐渐习惯。
而真正智慧文明的韧性,亦是强悍的,强悍到,即便是“死亡”这样的终极恐惧,也无法将其真正战胜。
人类,没有让宙斯失望。
那些自“失火之日”幸存下来的人所在的一个个小型部落,在更强大的捕食者威胁之下,已经无法单独生存。
这些部落开始逐渐合并,形成了规模远超以往的更庞大部落。
他们都已清醒地认识到,小部落,根本无法在这片残酷的世界中活下去。
只有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只有将所有的力量汇聚成一股绳,才有可能去面对这个,早已危机四伏的蛮荒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血泪代价之后,人类终于学会了如何去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
他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去面对那刺骨的寒冷。
他们开始加固自己的洞穴,学会了储存更多的毛皮。
他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去面对那无尽的黑暗。
他们开始依赖月光与星光,也开始驯养那些能够在夜间发出警示的动物。
第三百零五章危险到来
他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去面对发疯的饥饿。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储备食物,开始设计更复杂的陷阱,编织更密的渔网,改进创造更强力的工具。
他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更狡猾谨慎地去面对猛兽的袭击,如何更警惕镇定地去面对那些或诡异、或可怕的全新危险……
虽然,在学会这一切的背后,是极其惨重的代价。
那累积的伤亡与牺牲,是难以计数的,浸透了文明蹒跚起步的每一步。
但是,人类,终于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在神的注视之下,第一次,立起了属于他们自己“自立”的脊梁骨。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便没有了神火的庇护,他们依旧有能力,自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他们也在用这份坚韧,努力地向高天之上的诸神证明,他们,依旧是值得神去庇护、去喜爱的存在。
可在失去神圣温暖之火的第三个月,人类真正无法抵挡的危机,到来了。
深邃之海蓬托斯的子嗣——儿子海之怒涛福耳库斯,与祂的女儿,海怪女神刻托。
这两位,象征着大海之中,那不可名状的恐怖与混沌之神。
祂们的子嗣,深渊之精(亦可称“深渊咏者”)——阿布苏奈娅。
这是福耳库斯和刻托祂们在海渊地幔与原始海水交融之处,所孕育的独特子嗣,是一位象征着深海畸变的女神。
她是“海之安宁与恐怖之间的界限”,即是当海洋平静到极致之时,她便是那最先苏醒的、潜藏的恐怖,象征着“宁静表面所掩盖的海渊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