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修改之后的设计方案,苏校长你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钱文林拿着一个文件袋递给了苏豪。
然后一脸期待的盯着苏豪。
期待苏豪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改造方案的设计上,工程团队已经改了三次方案了。
原本按照他的意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改造出一个版本的运输机出来,在问题中找答案。
但是,苏豪否决了他的提议,只是看了他们的改造方案后,便指出了数十处问题,犹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这些问题被提出之后,再去看设计方案,就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然后,他们就继续改设计方案,设计出来之后,苏豪又看了一眼,又指出了新的设计方案的新的问题。
虽然,这样的科研方式,他们并不认可。
但是苏豪提出的问题,他们拿来一研究,便发现的的确确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反复下来,苏豪不来找他们,他们也会主动去找苏豪来提意见。
而现在,运5的改造还属于理论阶段,还没有正式的进行改造。
主要是轰5属于亚音速战机,体型庞大,和传统运输机不同。
其他问题都好解决,但是重心补偿的问题,需要风洞实验来验证,航府并没有这方面的条件。
而且说实话。
航府这边虽然提供战机研究,而且有极为先进的理论支持和辅助机器。
但是,航府在研究所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并不具备一个完整实验室的规模。
不过。
他这也只是拿航府研究所和世界级超一流研究所相比。
如果只是在华夏内相比,航府提供的研究所,就是华夏超一流的研究所。
“我看看!”
苏豪接过了文件袋,迅速的进行翻看。
文件袋内有大量的框架设计图,还有手写的文字内容,是所有改装设计方案。
他自然不懂,但只要把这些内容让系统进行计算一遍,就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确认。
系统可以给出完整的轰5改造方案,甚至图书馆里面有完整的运5及运10的制造图纸。
但是,只要非系统奖励类机械,所涉及的就不是机械,而是人本身。
而这,就需要考虑的方面就很多,诸如现实材料制造极限,科学家能够理解的极限,人工动手能力的极限,在现实操作难度上乱七八糟的一圈下来,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所以,这就需要工程师团队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的出一份改造设计方案,然后再拿在系统这里进行判断完整度。
简而言之。
就是给工程师团队省略了错误设计方案下的验证错误的过程。
让系统根据设计方案来推算可行性,以此来纠正设计方案的错误之处,确保根据设计方案改造的运输机,能一步到位。
而这份文件内容,可以说就是一个大杂烩。
拆东墙补西墙的组装运5,而不是制造运5。
按照系统给出的改造方案,很多的材料和设备航府根本没有办法制造,根据系统的方式改造,是根本行不通的。
但在工程师团队的设计方案中,结合现有制造能力,拆吊机,拆牵引车,各种拆之后把这些东西东拼西凑的再给组装起来,以轰5轰炸机为基础框架,改造为运5,就具备实际的改造可行性了。
【滴,宿主,该改造方案,如果改造过程中不出错,可行性在百分之百!】
听着系统的回答,苏豪当即兴奋的把文件塞回了文件袋,递给钱文林的笑道:“可以按照这个改造,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