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到中东,再到拉丁美洲,最后深陷于安南的泥潭。
他们的金融资本可以无限扩张,但他们的实体运营和维护成本,早已让他们筋疲力尽。
帝国可以吞噬金融,可以用资本控制来放贷、收割利益,但它无法有效建设和运营每一个角落的港口、工厂和基础民生。
尤其是在东南亚这种基础设施薄弱、政治环境复杂的区域。
华国和阿美莉卡合作下的香江,远比帝国任何一个海外势力范围都要运营的更好。
阿美莉卡需要分担者,需要一个可靠的实体运营者。
华国可以充当这个角色。
以香江为蓝本,推广这种合作模式。
阿美莉卡掌控金融资本的干预权、美元结算的主导权,从东南亚的金融市场和高附加值产业中获取利益。
阿美莉卡负责放贷和收钱。
贵方负责实体经济的建设、贸易网络的铺设、基础设施的运营、以及对原材料和制成品供应链的控制,负责干活和赚取利润。
当下白宫对停火的需要就是最好的谈判筹码。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华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渴望和平的中南半岛很难拒绝这样的提议。
对阿美莉卡而言,他们也可以不用投入各类资源,还能继续在这个区域抽血。
这是一场新合作形式,也是双方建立更深层次合作的绝佳契机。
通过这种利益捆绑,能够迅速将香江经验推广为整个东南亚不可或缺的经济秩序。”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后来霓虹在东南亚做的。
初期在东南亚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材料,中期在东南亚搞制造业转移和政府开发援助,最终实现了数千亿美元的累计经济利益。
一直到21世纪的20年代,霓虹的汽车产业都在东南亚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可以说二战时候霓虹想做而没能做到的,在冷战后期给实现了。
它们获得的不仅是贸易上的顺差,更是通过产业转移建立的区域生产网络所带来的长期战略性利益。
华国代表安静地听着,眼神中的光芒越来越盛。
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外交交易,而是在冷战格局下,重新定义大国博弈规则的宏大尝试。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果决而严肃:“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但又极具可行性的设想。
教授,这个方案,我们会认真考虑。”
林燃幽幽道:“如果华国愿意,我有把握说服尼克松总统,我相信他会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的。”
林燃一直很清楚,其实最大难度不是说服华盛顿,而是说服燕京。
换了尼克松之后,先不谈尼克松本人一直都想要和谈,基辛格这位现实主义大师,主张的也是修复和华国之间的关系。
两人本来就想要和华国关系正常化,而不是把华国推向苏俄。
更重要的是经济,根本在于经济。
阿美莉卡的经济状况很不好。
漫长的越战已经一定程度上挖空了阿美莉卡的经济。
军工复合体们是赚的盆满钵满,但阿美莉卡没有分到蛋糕。
五角大楼的合同像瀑布一样流向洛克希德、麦道、雷神和史密斯专员们,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但蛋糕却没有分给阿美莉卡。
此时白宫面临的是巨大的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