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这么多?”
杨廷和惊喜说道。
江芸芸点头:“王尚书在浙江还推行过农田册,从扬州那边调来很多种子,只要好好照顾,应该能提早十来日收,也算是缩短两季的时间,但这些多要看天时给不给力,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数。”
“你要是这么说,我又开始担心这国库了。”
王鏊说。
江芸芸安慰道:“不用担心,还有别的事情呢。”
“是啊,还有漳州,还有边贸,总不会倒霉到三个都有问题吧。”
王鏊自我安慰着。
江芸芸没说话,眼神闪躲了一下,只是众人都忙着说浙江税收的事情,就连最警觉的李东阳都把她忘记了。
浙江确实可以开源,但赋税的工作不是都做好了吗,怎么算开源,那肯定是要另辟蹊径啊。
江芸芸对此非常理直气壮。
李东阳对此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后出门和稀泥:“盐务之事我们内阁自然是知晓的,但具体事务都是江阁老处理的。”
江芸芸就被内阁推了出来。
“清查盐政的工作也不是稀奇事,今年去查明年去查并无区别,只是今年去查,正好还能去看看清丈土地的成果。”
江芸芸笑说着,“一举两得而已。”
“那钦差的工作量也太大了。”
刘大夏平静说道。
“那我们找一个年轻力壮的。”
江芸芸也开始学着和稀泥。
“人多动静大,怕各地各有准备,反而不好查。”
吏部的人开口。
“但人少消息传得也不慢。”
工部的人紧跟着说道,“需深谙制盐的人出面。”
六部争了一轮也没说出过所以然来,不由去看上首的朱厚照。
“两浙盐场仅次于两淮,太、祖年间,全国食盐总产量是一百一十四万九千一十三引。
其中两淮盐厂出盐一共三十五万两千五百七十六引,而两浙盐厂出盐二十二万七百五十七引,河东盐厂出盐是十五万两千引,三大盐厂出盐合计占到全国食盐总产量的六成以上,而两淮两浙的盐厂又独占天下之一半。”
朱厚照对着折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随后话锋一转。
“此事要慎重,不知江阁老可有什么想法?”
“就是因为此地此事如此重要,关乎万千百姓的饭桌,却已有五年不曾巡查,故而觉得此事有了落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江芸芸说。
“浙江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现在弄这些会不会再起是非。”
兵部侍郎谨慎问道。
“盐务看似涉及百姓,但却只关乎官员。”
江芸芸说道。
言下之意,要杀也是杀官员,不会惊动百姓。
刘大夏看了她一眼,但很快又扭过头去没说话。
江芸芸一脸正气站在最中间。
众人面面相觑,其实清查盐政不是问题,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工作,但是人选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开始吵得这么热闹也就是因为事情太过措手不及了,好端端的财政大会,说的是钱的分配,兜里的钱还没分配干净呢,你说挣钱的事情做什么!
“各部把今年需要多少钱的折子写上来。”
最后还是朱厚照拍案说道,“盐政的事情是要好好考虑的,不知诸位可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