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是地价清零,建筑施工成本配套。
五百套高层建筑,六百到八百尺“豪宅”,在电视台内部一抢而光。
原本还有不少人抗拒到沙田上班,不愿离开五台山。
看到这新台址旁边的宿舍楼小区价格,纷纷续约效忠,要跟随让先生跟太太征战天下。
然后这对着马场的坑山宿舍区只有二十套小联排,是留给各级主管、明星购买。
差不多本来就是看粱嘉辉、郑志伟他们要不要。
谁知跟着水上中心,到中大外侧海岸边建千尺海景别墅,还只要六七千港币的单价,那诱惑力瞬间拉满。
全都是联排、迭拼、独栋的洋房别墅模式,没有高楼,小高层洋房都没。
原本让卫东他们计划的是四五十户,可以把篮球队、帆板中心的各部分人手福利给足。
然后电视台这边知晓后,稍有名气的都想住海边别墅,贷款签约打几份工都可以。
消息扩展开,演艺圈明星们都纷纷联络报名,不就是签约嘛,自身有片约那就签唱片、演艺约,是TVB的艺人就签电影片约,实在没有合作的签音乐录影带的约也行。
偏偏还就是缤纷影业之前签了不少明星的音乐录影带、卡拉OK带的长约。
这会儿都拿出来我们也算旗下艺人,可以买这种集资楼吧。
HK人很多都说不稀罕买房,就喜欢租房自由自在,那是特么的买不起才装洒脱。
这种明摆着买到就是赚的房产,几乎每个HK人骨子那点投资血脉都会被激发。
哪怕不过来住,哪怕自己另外有房,都想跟着买来赚钱。
后来为什么屡屡说HK明星、艺人、富豪负债累累,就是让卫东感知到的这种全民投资习性。
屡屡出现机会,抓住一次就感觉能财富自由。
所以内地偏远县城不可能出现的这些投资机会,炒房习惯,在HK简直家常便饭。
一套不足以财富自由,那就两套三套,三五套都买了,只要借贷上杠杆能承受住买十套是不是赚更多?
于是本来还算小康或者小富的明星,只要忍不住参与这种赌博式的投资。
只要HK的经济波动,稍有不慎就会赔个底儿朝天,拼命拍戏、开演唱会都只能勉强填上贷款利息的坑,本金根本还不上。
所以这次让卫东他们本来出发点只是想给自家各位安排上好点的宅子。
带动了地价,哪怕以后卖也是增值不少的固定资产,
为了给中大个说法,拿地建房去申报也要有说辞,才找理由说是给电视台、影业公司、体育总会相关人员的福利建房。
现在迅速扩展到所有影视歌明星范围!
全都来申请。
连中大内部都纷纷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