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刘清明 > 第551章 千万休夫前妻后悔跪地求我回家(第4页)

第551章 千万休夫前妻后悔跪地求我回家(第4页)

“……研发中心初期,我们将组建一支由五十名核心专家构成的团队。团队的招募将面向全球,不设任何国籍、地域限制。”

“我们将为每一位专家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福利保障,以及自由开放的科研环境。”

“研发中心主任,将拥有对团队成员的完全任免权和技术路线的最终决定权。”

“同时,云州高科集团将与云州大学、清江大学等省内高校,以及华夏科学院相关院所展开深度合作,设立‘微电子’、‘精密仪器’、‘光学工程’等相关专业,订单式培养后备人才。”

“我们将选派最优秀的学生,前往德国、荷兰、美国等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深造,并提供全额奖学金。”

“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培养出一百名本土工程师;在十年内,打造出一支超过五百人的,以华夏本土人才为主体、兼具国际视野的顶尖研发团队。”

“……”

王坚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如果说资金方案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那么这份人才计划,则彻底击中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一个技术专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人才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他比任何人都渴望拥有一个能够让他施展拳脚、不受外行掣肘的平台。

“完全任免权”。

“技术路线的最终决定权”。

这是怎样的信任!

在积架,甚至是在阿斯麦,他都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权力。

那里有太多的办公室政治,太多的利益纠葛,太多的掣肘。

而眼前这份计划书里所描绘的,几乎就是一个技术人员最理想的天堂。

他看到了刘清明在这份计划书里倾注的诚意,一种不掺任何杂质的,纯粹想要把事情做成的诚意。

他继续往下翻。

技术路线图。

全球采购模式。

当他看到计划书中明确写着“光学组件将继续从德国蔡司公司采购,并邀请蔡司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股东”,以及“控制系统、光源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初期将全部采用全球采购模式,不盲目追求国产化率”时,王坚彻底沉默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以为对方是想搞一个大而全、封闭的国产化项目。

但他错了。

对方的眼光和格局,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全球采购,集成创新。

这不就是阿斯麦正在走的路吗?

甚至,邀请蔡司入股,这一步棋比阿斯麦走得更远,更狠!

这是要把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伙伴,牢牢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形成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

高明!

实在是太高明了!

王坚看完最后一行字,缓缓合上了计划书。

他抬起头,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这张脸依然年轻,但在此刻的王坚眼里,却多了一层深不可测的神秘。

他到底是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