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本质不同,却也给了李郸道一个想法。
从过程逆推,也是源头。
而从源头出发,可以有无数过程。
前世家,总结的三千大道,八百旁门,条条可以证道,倒也不是无的放矢。
因此虽然很快从天人合一的过程中出来了,但还是能得到一些启示。
许天师问道:“如何?”
李郸道笑道:“还是许师旁观者清啊。”
李郸道打蛇上棍,直接叫许师。
许天师也没有抗拒:“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李郸道便又问了一些五气朝元的细节工夫,和精气神三宝,如果修证金丹,便不可能三花聚顶,那么如何结出道果来?
许天师将这些疑惑一一解答,说得十分详细,分明是将自己飞升的经验传授给李郸道。
第713章问道答疑
许天师欲传李郸道法诀,是因为李郸道已经三教同修,需要博采众长,隐约是一条大宗师的路子。
并不打算李郸道继承他的道统,毕竟他的道统“万寿宫”那是全国都是,甚至海外也有星罗布置。
不过依然要提醒李郸道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的修行路,也只能让我至于天仙,后辈若不能推陈出新,也就神仙果位到头。”
李郸道自然晓得。
因是秘传,因此隔绝了法海跟大鳄神,将他们赶到长江水府外面,为二人护法。
许天师一开口,就是关键性内容:“形之所依者,气也。气之所因者,形也。形气因依而成身体,魂魄跧而往来,降注为神,而生五藏焉。”
这便是精气神三宝的概论了。
形,气,神。
三宝五藏。
藏者,宝藏也,也可为藏东西的藏字,意味藏着宝藏,要深挖,要开矿。
是为宝藏还需自身求。
李郸道之前,修炼五脏身神,构建五脏庙宇,堆砌内景五座神山,绘制太玄五种符箓,甚至五种神兽,都只是表相,并不算深入内里。
因为五藏之源头,乃是“炁”,也就是先天一炁,或者混元先天一炁。
也符合“黄帝阴符经”,三盗之说。
所以许天师又开口道:“夫欲学道长生,服气为先。处俗求利名,名彰则利盈,名成则利生,气成则延龄。”
而且将长生于炁的关系,和名利相对,更易李郸道理解。
“聚名,便是聚炁,移居养炁不外如此。”李郸道心中想到,读书有书生炁,做官有官炁,发财有财炁,当皇帝有龙炁……
“万物生其炁,而人盗之,便是服气。”李郸道一下子就举一反三了。
许天师点点头:“说的不错。”
“但是君子之抱命,岂小人之矜智?”
却是说小盗利己,大盗利国,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