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无论是北周,隋,唐,都向孙真人递过橄榄枝,请他为官,孙真人都没有答应。
此时又编纂了医经,便也是要发扬光大,打破世家垄断的医学知识。
不去和朝廷合作,编写官方医经药典,反而要接手李郸道的协和医药同盟社来发展,便可见,君和民之间,孙真人的选择从来都民。
重民,轻君。
或许就是这一点,和扶龙的楼观便已经意见不和,才下山而去,修行也在太白山,而不是太乙山。
看起来,和李渊相和的楼观,便是入世,而不愿意做官,就是出世。
但其实两家都是入世。
只是切入点不同。
紫府真人在前面仿佛又聋又哑,听不到,也不说话。
到了山顶,便见一石台,石台上坐着一道人,道人身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油灯,各自有红色丝线缠绕。
油灯之外,还可见有牌位。
上面也不写名字,不写神讳,只写着方位时辰五行,天干地支。
而抬头看,星光璀璨。
李郸道自然看得出来,此阵上应天,下应地,中间应人。
只是见那道人,便是岐晖子,已经和之前所见从容,挥剑退妙善的样子有些不同,眉头紧锁,头发也枯白了一些。
不过气场还是很强大的。
“掌门!”紫府真人开口道:“孙师弟,带着他的徒弟上山来了。”
岐晖子点点头道:“知道了,见过师叔,贫道如今不能行礼,还请师叔见谅。”
孙真人摇摇头:“你是一派掌门,何需跟贫道见礼?”
第58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岐晖子又看向李郸道,对李郸道点点头。
李郸道感觉受宠若惊。
“天下风云出我辈!”岐晖子道:“真是可惜啊。”
李郸道却也略微懂得星斗之学,太玄真符本就有推衍之能,更何况李郸道还见过伏羲洛书,自身易学本就不错。
看得出来,此乃道家术数结成的大阵。
道家三术,太乙,奇门,六壬。
李郸道便在其中看见了“太乙”的路子,而不是奇门遁甲。
相传太乙式产生于黄帝战蚩尤时。《奇门五总龟》曰;“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或九宫法,以灵龟洛书之数。
李郸道见过洛书本体,自然便可认出。
太乙数术一直被称为帝王之学,根本一直都没有流落到民间,太乙神数专门推算天运,有着非常广的大局观,若非扶龙庭者,不可尽学。
不过据说周朝就流失了,后世便将奇门遁甲奉作帝王之学。
其实并没有失传,只是学习门槛高,修为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