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好好的数钱呢!
郑平安带头回信儿,说事儿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儿。
只是现在风波未定,吃席还得过些日子。
师雁行马上又拿出提前封好的几个红封,托郑平安转交。
“本来刚煮了一大锅烧鸡,稀烂喷香,骨头都酥了,汁水也丰沛,可提在手里太显眼了些,不如钱来的低调又实用。”
所谓的交情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有来有往处出来的。
说的俗一点,就是钱,就是好处。
只有好处到位了,交情起来了,才能有资格谈情分。
郑平安应了,笑道:“他们不便前来,我倒可以先替他们尝尝。”
反正他跟师雁行的关系世人皆知,几乎天天都来,进来吃只烧鸡而已,不算什么。
那烧鸡果然下了大功夫,高汤锅里煮了几个时辰,端的骨酥肉烂,一整条鸡腿进嘴,连点渣都不剩,骨头都能嚼烂了咽下去。
五公县人爱吃鸡鱼,偏鸡皮内肥油又多,原本郑平安早腻了的,可今儿竟空口吃了一整只烧鸡,仍觉得意犹未尽。
师雁行笑道:“怎么样,不难吃吧?”
郑平安冲她比了个大拇指,又压低声音道:“听说今儿王德发被苏大人当众斥责……”
师雁行眼睛一亮,“事发了吗?”
郑平安点头,“八、九不离十,听说离开的时候,那王德发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师雁行又问了细节,想起今天去送烧鸡时秦夫人的暗示,觉得这事还挺有意思。
虽然训斥时打着办差不利的名头,但哪有这么巧的事儿?不过借题发挥罢了。
是苏北海真的如此公正吗?
未必。
他今天发的这十分火气,恐怕有八分是因为下面的官员背着自己搞龌龊。
搞就搞吧,偏偏还让人拿捏住,传出去不是打他的脸吗?
第75章事了
名,或利,或是荣耀,抑或是为本地百姓谋福祉,任何一位官员都必定要谋求其中一种或几种。
师雁行深信,没有不能被收买的人。
如果不能,一定是某方面没给够。
通过与郑平安的深入交流,师雁行简单总结了苏北海此人的特性:
渴求更高的权力,但为人谨慎,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诱惑。
同样是谨慎,苏北海可比孙良才高级多了。
后者说好听了是谨慎小心,说难听点就是胆小怕事畏畏缩缩,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不敢接受任何挑战。
这样的人可能一辈子遇不到什么波折,但相应的,也没什么大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