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阴的脉象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无事(第1页)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无事(第1页)

走到偏殿门口,就见前方黑压压的跪了一地的人。

蓝少永跪在最前面。

人虽多,却悄无声息。

钟声还在一下下地敲响。

李云天坐在灶台前的小马扎上,一手扶着膝盖,一手握着根木柴拄在地面上,一动不动。

我缓步走过去,转到李云天身前,却见他双眼已闭却兀自面带微笑。

身前地面上有两个端正大字。

“无事”。

手中一端烧焦的木柴正拄在“事”字的最后一笔尾端。

身侧灶台,炉火正旺,一锅鸡肉烧得恰到好处,香气扑鼻。

我卷起袖子,抄大勺,就着灶台边的碗,盛了满满一碗鸡汤,端起来细看。

汤色澄澈如琥珀,不见半点浮油,只在表面泛着细碎的金光。几片黄澄澄的鸡油如碎玉般点缀其间,沉在碗底的鸡肉纹理分明,仿佛还保持着生前的活力。

轻抿一口,整个人都静了下来。

这汤的鲜美,与先前山溪银鱼的清冽截然不同。

它温润如玉,入口绵柔,却自有一股浑厚的力量在唇齿间化开。

那鲜味不急不躁,如春水漫过堤岸,悄无声息地浸润每一个味蕾。

鸡肉的精华已全然融于水中,却又不见丝毫勉强,仿佛这本就是它该有的模样。

再品第二口,忽然懂了李云天为何含笑而去。

这锅鸡汤里,没有刻意的调配,没有繁琐的工序,甚至连香料都不见一味。

可每一分火候都恰到好处,每一味食材都各得其所——正如他最后写下的“无事”。

不是真的无事,而是万事已妥,不着一丝痕迹。

他将毕生修行最后想通的道理都化作了这灶台前最寻常的一锅汤。

我放下碗,转向跪了满院的众人,声音清晰地传遍寂静的庭院:“云天道长这锅汤,已入道境。”

说完,向着李云天稽首施礼,道:“以汤为偈,以味传道,身殁而道存。从此水火既济,逍遥无极,当为天下同参表率……贫道为您送行了。”

蓝少永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他身后的弟子们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纷纷伏地叩首。

压抑的啜泣声响起。

蓝少永给李云天磕完头,便爬起来,上前道:“真人,能为家师赠一言送行吗?”

我点了点头,道:“自然可以。不过,李前辈身后事,我就不参加了。”

蓝少永道:“真人请先回屋中休息。我安排好了,请您赠言。”

说完,转头对跪在院中的众道士道:“少慈,你立刻去道济禅院借摄像机来,前阵子有个日本僧团去他们那拜访交流,送了他们一台最新的手持摄像机,就借那个,但不要透露师傅羽化这事。少思,你去青云观请诚理道长带人过来做个现场见证,师傅羽化这事,只能对诚理道长说,不要让外人知道。少澄,你带人布置灵堂,只在这里,外面一应如常。诸位,师傅羽化一事,务必保密,不要大肆声张,不能在外面乱说,一切等报道协后再说。”

我不由多看了蓝少永几眼。

李云天羽化,有我亲口认定悟道,对于老君观来说,其实是极大的好事。

尤其是蓝少永决心将老君观开发成热门景点,完全可以借助李云天羽化这事大肆宣扬一番,制造玄奇热点,吸引游客善信上门。

可他却反其道而行,立刻压下消息传播,只录像为凭,又请同道见证,以备将来所需。

这就是真正看懂了风向。

在这种事情,大肆宣扬自家前主持得道羽化成仙,就属于顶风而行,很可能会给老君观事来不测之灾。

李云天确实选对了继承人。

我转身回到屋里,正要坐回窗前,继续看云瀑,却忽见窗前桌上多了一个长条布包,上面还有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写着“赠”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