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抗战通电全国出关沈复兴 > 第121章 阴谋诡计是行不通的(第2页)

第121章 阴谋诡计是行不通的(第2页)

从6月开始,12个步兵师、5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总兵力约12。2万人,火炮2000门、坦克2200辆、汽车1。2万辆东远东调往西线。

可能这些部队数量并不多,而西伯利亚的环境与天气也足够阻挡日寇的北上。

痛而不死!

沈复兴估计,这就是在座所有人的内心想法。

缓解国内压力,让苏德日三方血拼到底。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他主动提问:“委员长,我有一问,诸位是不是还在考虑日寇北上对国内战场的压力减轻?”

没人回答,徐永昌在委员长的暗示下说道:“难道不是?”

印证了内心的想法,沈复兴再问:“若是在德日等轴心国联手之下,苏军败了又当如何?”

“这不可能!”委员长的智囊参政会秘书长王世杰率先反驳:“你没去过莫斯科,那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怎么可能轻易就败了,有英美的援助,他们说不定能直接击败德日。”

出人意料的,沈复兴点头同意:“嗯,看来王秘书长对这三国很了解嘛?”

“是又如何?”王世杰回答得很警惕,这种问题往往都是双方下套的开端。

“那么敢问,在你眼中,三国工业、人口、军事、经济对比如何呢?”沈复兴直起身子,好整以暇地看向对方。

白崇禧暗道不妙,每每维安如此,便是胸有成竹的时候。

倒是张治中此刻很想点一支烟,好熟悉的场面,能看到王世杰吃瘪,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平时这家伙仗着自己聪慧,又对国际局势、政治极为敏感,有时候甚至连小诸葛白崇禧都经常吃瘪。

果然,王世杰闻言脸色一沉,如今的局势下,整合了大半个欧洲的德意志工业规模远超乌拉尔工业区,更别说还有东北巨型工业区的日寇。

或许,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战略资源的产出上,有着天壤之别。

光是巴库油田与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就不是一个能量级的。

“德意日自然是更强大一些。”王世杰前一句还在妥协,下一句立马展开反击:“但有着英美支持的苏军,就拥有了更深厚的底蕴与更庞大的工业体系、战略资源储备。”

“维安你可能还不清楚,华盛顿那边已经决定对苏大力援助,这已经是定局了。”

说完,众人便一阵点头,这才是他们讨论出来的结果。

加上英美苏联手,消灭德意日还不是手拿把掐?

一战是什么结局,二战便是什么结局。

就连白崇禧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这个方面,王世杰的理论毫无破绽。

啪啪啪~

沈复兴不断鼓掌:“很好,既然王秘书长了解的这么清楚,那么英美两国如何援苏也应该一清二楚吧?”

呃。

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王世杰有些猝不及防,如何援苏?

不外乎军援与原材料吧?

他短暂思忖后自信回答:“自然是武器弹药、战略物资,帮助他们组建更多的军队对抗德日。”

可话才说完,王世杰忽然醒悟,他扭头看向委员长。

毕竟,委员长可是希望苏日同归于尽的,最好世界爆炸,这俩苦主彻底消失。

“走哪条线呢?”沈复兴再问。

走。。走哪条线?

这时候,不光是白崇禧与张治中,就连旁听的陈布雷也明白,沈复兴在挖坑。

只是大家还不明白,这个有什么关系。

倒是徐永昌似乎反应过来,但他没有说话。

委员长见王世杰马上就要吃瘪,想了想还是打圆场:“维安啊,有话直说么。”

见委员长亲自下场,沈复兴也不好为难对方,毕竟理论上。都对。

他来到会议室尾端的大地图边,离着委员长远了,沈复兴不自觉点起一支烟,这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