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重生香江之1978txt棉花糖 > 第204章 搬迁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第3页)

第204章 搬迁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第3页)

送走包玉刚后,陈秉文坐在回公司的车上,闭目养神。

与包玉刚的会面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不管成不成,至少在这位汇丰董事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接下来,他必须加快整合青州英坭,将其打造成一个坚实的后方基地和未来资本运作的平台。

毕竟青州英坭是上市公司,想要拉高市值,必须要有大动作。

几天后,青州英坭新一届董事会会议在红磡的公司会议室召开。

陈秉文顺利当选董事会主席,方文山、凌佩仪、顾永贤以及原公司的财务总监和一位独立董事组成新的董事会。

会议结束后,陈秉文在方文山等人的陪同下,亲自视察了青州英坭位于红磡的水泥厂和鹤园街地块。

水泥厂厂房老旧,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粉尘。

陈秉文看着这片占据着优质海滨地段的工业区,心里盘算着它的未来价值。

“这块地面积有多大?”陈秉文问道。

“连同厂区和仓库,大约有5。2公顷(约56万平方英尺)。”

方文山回答,“这些土地的产权非常清晰,但土地性质都是工业用地。”

陈秉文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

这里靠近未来的红磡海底隧道出口,地理位置极佳,但被旧工业区占据,价值被严重低估。

“水泥厂的产能和效益怎么样?”他转向陪同的水泥厂经理。

“董事长,老实说,不太理想。”

厂经理是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听到陈秉文问话,他有些拘谨的回答道,“设备老了,能耗高,污染也大,附近居民投诉多。

生产成本比新兴的现代化水泥厂高出一大截,现在水泥市场竞争很激烈,利润很薄,基本是勉强维持。”

陈秉文心里有数了。

这块地最大的价值在于土地本身,而不是上面的水泥业务。

回到公司会议室,陈秉文立刻主持召开了战略会议。

“红磡这块地,不能再做水泥了。”

陈秉文直接决定道,“价值完全不对等。

必须尽快搬迁工厂,对地块进行重新规划开发。”

“搬迁到哪里?”方文山问。

“屯门。”陈秉文早已想好,“屯门那边有现成的工业区,地价便宜得多。

而且靠近码头,原材料运输也方便。

我们在那边买一块地,直接上马最新的干法水泥生产线,效率高,污染小,成本能降下来一大截。

老厂的设备能卖的就卖,不能卖的就淘汰。”

而且搬迁还能获得一笔搬迁补偿和地价差价,可以部分覆盖新生产线的投资。”

“陈生,如果这块地全部改成商业用地的话,根据港府城市规划委员会那边测算,仅仅是补地价金额就可能高达1。8亿到2。2亿港币。

这还只是地价,还不包括任何开发建设费用。”

方文山在陈秉文身边低声提醒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