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轰轰烈烈的科举考试也开始了。
政科的报名人数最多,毕竟考上了就意味着有官做。
官本位的制度下,做官永远是第一选项。
武科报名人数仅次于政科。
不过由于超凡境免考核,只剩下一堆罡元境在那比,朝廷的关注度并不高,反而是平民喜欢过去看。
毕竟一群人比武,观赏性还是很高的。
考试结束后,经过重重审核,最后由赵括亲自签字,政科的前三名确定了下来。
第一名熊启,第二名张苍,第三名陈平。
其中萧何由于有精神天赋,直接免试。
六月,朝廷颁布政令,凡宗室子弟者,若无功勋,不得授予官爵。
三代以内宗室,及冠时,当由宗正府准备一份田宅和财产,作为其立家之本。
三代以外,不由官府负责。
非宗室者,凡有爵位,继承之时,爵位降一级。
五世之后,爵位取消。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若子孙有功勋,可免降爵继承。
有封地者,可直接袭爵。
大家虽然不满,但是宗室子弟都只能享受三代,并且连爵位都没有,他们这些人又能说什么呢。
十月,蔺相如和许历由于年纪太大,辞去相国和司寇职务。
由虞信担任相国,调李斯回京,接替虞信之前的职位,韩非接替许历职务。
十九年,赵国重新划分州郡县,建立三级管理制度。
将天下划分为雍州、凉州、灵州、漠州、并州、幽州、松州、贺州、平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扬州、越州,荆州、湘州、益州、滇州、交州、西州、瀚州、缅州。
共计二十四个州。
每州设立州牧,主掌政务。设立州尉,主张军务,由太尉辖制。设立刺史,主掌监察,由御史大夫辖制。
取消西域诸国的身份,全部化作州郡,或作为功臣的封地。
虽然很多国家不满,但是在赵国的兵威下,也只能无奈屈服。
九月份,赵国进行人口普查,全国人口第一次突破四千万。
二十年,全国主要官道全部铺设完成,通往西南和西域的官道也已经打通。
赵括带着太子开始巡视天下。
为了迎合上意,各地纷纷出现祥瑞。
赵括闻言,心中极为不悦,巡视到当地后,若是没有出现问题还好,若是出现问题,官员直接罢免。
赵括从关中北上河套,进入草原,一路向东,抵达东北后折返,从河北回关中。
几乎走到哪里,官员就罢免到哪里。
沿途官员战战兢兢,人人自危。
二十一年,赵国科举原本政科只招三百人,赵括回来后,直接将名额增加到一千人。
考生们高兴坏了,名额增加,他们就有更大的概率考上。
文武百官却感到一股寒意,去年已经罢免了数百名官吏,今年难道还要继续吗。
同年,赵国开始扩军,并向孔雀王朝宣战。
科举结束后,赵括开始巡视赵国南方。
自关中一路南下,经汉中,巴蜀,顺江而下,抵达荆湘,南下交州。
经过数年的开发,江南地区多了不少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