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根基不稳、或是说全无根基的他来讲,简直是一笔再好不过的助力。
“有劳诸位了。”
“顺德,带着他们下去领赏。”
李天义语气平静,眼中却带着几分关怀的开口说道。
要知道,眼前这群禁军是自己唯一能够依仗的兵力,自然得是好好拉拢一番人心。
“遵命。”
顺德躬身行了一礼,随即给一旁的禁军们使了个眼色。
李天义摆手示意示意他们可以下去,自己则开始翻开最上面的一封折子。
托原主所赐,这些折子并不难懂。
只是看的折子多了,里面写着的东西就越让李天义心惊。
户部呈上来的赈灾报告与他昨日下旨查验时,手中所掌握的账目出入极大。
就连最基本的银两发放日期和数目都对不上,很明显有人在刻意篡改。
而兵部又称“关中流寇皆为散寇,不足为惧,”
这又与自己所知的荀将军密报中的内容,有着天壤之别。
若非亲自派人暗中调查,只怕他也得被粉饰出来的“太平”
给蒙蔽。
最令李天义想不到的是,还有部分地方官员在奏折中隐晦地将当地严峻形势提了出来。
包括但不限于“民变起于赈灾不济”
“天生乱象,异象频频”
“民围官府讨粮不散”
。
李天义越看越是心惊,只觉得心中一片凉意。
“灾民四起,乱象横生。”
一时间,他额头青筋微跳,连拿着奏折的指尖都因用力过度而发白。
根据奏折所呈内容来看,不仅仅只是关中,就连江南、襄阳、河东,乃至是偏远的西北边陲都有骚动产生。
稍有不慎,整个大魏都将乱成一锅粥!
而也就是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地方官员竟然只以“民乱”
“偶发事件”
“小民哄抢”
之类的话术一语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