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重回气运被夺后我名满天下柔桡 > 第 37 章(第2页)

第 37 章(第2页)

韦婆婆已有六十多岁,家中儿孙满堂,大儿子在镇上开铺子,她就跟小儿子住在水云村,小儿子也是很有孝心的人,几个子女都很勤快,家中日子过的很是红火。

韦婆婆是被小儿媳汪氏扶着来的。

汪氏一进院门先跟沈母打过招呼,喊了声嫂子。

见到沈糯从厢房出来,汪氏赶忙说,“阿糯快帮我婆母瞧瞧看,我婆母头疼的受不住了。”

韦婆婆一直有头疼的毛病,年轻时候就有,那时候头疼不严重,几个月才发作一次。

年纪大了以后,发作起来就比较频繁,但也基本都是十天半月一次。

韦婆婆家里常备的有止痛散。

是镇上郎中给她开的,年轻时候头疼起来她还能抗一下。

后来年纪大了,那头疼起来恨不得让人往墙壁上撞,韦婆婆实在扛不住,镇上郎中才给她开止疼散,还告诉她,一次只能服用一汤匙的用量,用少量温水送服,绝不可一天内服用两汤匙。

韦婆婆也就这几年头疼的实在受不住才开始服用这个止疼散的。

她也听从郎中的嘱咐,头疼时只服用一汤匙止疼散。

效果很好,能够立即止住头疼。

但是这个止痛散没法让韦婆婆的断了头疼的病根,只能够让她暂时止疼而已,到了半月后,她的头疼症又会犯了。

韦婆婆这会儿头疼的连路都走不稳了,嘴里一直哎哟哎哟的喊着,脸色都是白的。

“没吃止疼散吗?”沈糯问道。

汪氏急道:“吃了,晌午那会儿就吃了一汤匙的止疼散,但是没多久我婆母就嚷着头更加疼了,我们还以为是婆母没休息好,让她回屋休息了会儿,她就躺在铺上直哼哼,然后痛的她直往墙上撞,我就赶紧把婆母送过来了。”

自打沈糯帮程氏落下死胎,村民们对沈糯的医术才信服起来。

沈糯知道这种止疼散,很多药铺都有得卖,配方大同小异。

它里面最主要的药材是罂。粟壳。

罂。粟壳作为药材,来配药方时用量都是很谨慎小心的,因为这个东西有成瘾性。

它用来配止疼散是很常见的配方。

但用量一定要按照医嘱。

韦婆婆半月服用一汤匙,里面也只有很少很少量的罂。粟壳,不会成瘾。

但若一次服用两汤匙,就不可以的。

韦婆婆家人也一直遵照郎中的嘱咐在给她服药。

沈糯道:“止痛散只是暂时帮忙止痛而已,它不能断病根,而婆婆您的头疼症是从中年时期开始的,从几个月发作一次到现在半月发作一次,一开始用一汤匙的止痛散就能止住头痛,但人对任何药物都是有抗药性的,这种药会慢慢的变得不管用,所以婆婆您服用一汤匙已经没什么效果了。”

“不是这么回事!”韦婆婆忍不住捶打着头部开口喊道:“都怪那姚氏,我就是喝了她的符水头疼症才加重的。”

汪氏这才讪讪告诉沈糯,“这个止疼散还挺贵,我婆母知晓崔家那,那姚氏会用符给人看病,加上心疼银钱,不想买止疼散,就去找姚氏问她,能不能帮着止头疼,姚氏就同意了,让我婆婆下次头疼时去找她,我婆婆还真去了。没曾想,姚氏还真的有点本事,我婆母喝下她那符水后,头立刻就不疼了,我婆婆就去过两次,今天再去找她时,她竟想要我婆婆那个大玉盘子,我婆婆觉得她一开始说不收钱,现在开始要报酬,觉得她不安好心就怒气冲冲的回来了,喝了止痛散,就不管用了……”说道最后,汪氏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至于汪氏口中的大玉盘子。

沈糯知道是何物,就是一块还未经雕琢的璞玉,看着像个大圆盘子。

是韦婆婆年轻时候捡到的,玉质很一般,匠人还说,若想用那玉雕东西,不划算,雕出来的价格还没工费高。

韦婆婆就一直把这东西搁在家里,她还经常跟人炫耀,所以大家都知道韦婆婆家里那块璞玉。

但就算是村民,也能看出那玉的确一般,里面很多棉絮,玉质也很差劲。

是俗称的石头料子,也就比石头好点。

沈糯也知道姚庄清为何想要那块玉石料子。

玉价格贵,玉石都是生气润养而成。

就算是再便宜的玉料,里面也含有生气。

师父的笔记中有记载,玉可以用来布阵,做玉符。

用玉来做玉符比黄纸画的符好很多。

就像是平安符,用黄纸来画,只管一次,用玉料雕刻成平安符的话,能帮忙挡好几次灾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