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讲要发展经济,如果愚昧到把一个如此有商业才华的人,挤兑走。
“实在是一种悲哀。”
礼堂里忽然变得极其安静。
江曼这最后的一番话,可谓震耳发聩。
良久,主持活动的教授,望向坐在教师席中始终没开口的陈岱荪,含笑道:“陈教授,您不讲两句?”
陈岱荪笑骂道:“你看你,我不是在避嫌么。”
现场谁都知道,李建昆是他的学生。
“嗨,你的性格谁不知道,人品又有谁会怀疑呢?
“大家显然都想听听您的看法。”
无论是台上台下,老师和学生们齐齐点头。
陈岱荪也是没辙,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抛开长篇大论,往小了讲。
“我们现在在这里,还有外面的人们,探讨来探讨去,无非只是想获得一个答案——李建昆的存在,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是有益还是有害的。”
礼堂里,不少人脑袋点得犹如小鸡啄米。
大师就是大师。
一语中的。
陈岱荪不紧不慢地说:“其实吧,我私以为,犯不着那么宏观地去看待这个问题,毕竟,现阶段的许多事,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不妨把视线集中在李建昆这个人身上。
“他有钱没钱,这不是重点。
“刀在有些人手上,能成凶器,在有些人手上,能成救命的工具。”
“重点在于,他干过些什么。
“然后,你们再决定他的去留。
“他已将这个决定权,交给大家了。”
言尽于此。
陈岱荪的话,引得在场众人集体沉思。
现在各大媒体,几乎已将李建昆扒个一干二净。
这个人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我国的芯片事业,确实砸进去了天文数字。
而他在国内挣钱的买卖,其实不算多。
大头只是个BB机,不过BB机,又何尝不是一个高新科技,极大程度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通讯。
他干过什么坏事吗?
假借外商身份,在特区合资办厂,发展芯片科技,算吗?
如果不算,这么多媒体报纸上,还真没曝出过其他的。
……
……
经过几天的喧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