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涂家。
院子里的场景差不多。
涂大娘坐在马扎上,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接受记者采访,兴致高昂,有问必答。
记者:“大娘,您和李建昆熟吗?”
涂大娘:“他妈喊我‘老姐姐’,你说呢?”
记者(大喜):“您觉得李建昆是个什么样的人?”
涂大娘:“好娃呀。他家日子不是过得好么,当然了,街坊邻居以前都不知道他家这么有钱,臭小子藏得还挺深。
“逢年过节时,他家总有不少好东西,你像去年中秋,他家那好月饼喽,吃都吃不完,全给街坊邻居分了。
“胡同里谁家有个急事,手上又没活钱,去他家借,总能借到。
“记得……前年吧,老钟家的小孙子得了个什么病,说只有上海能治,他家平时靠蹬三蹦子养活,能有个什么钱?路费都凑不齐。
“后面不是找到老李家么,恰好小李在家,二话没说,问要多少,老钟说借一千,最后给了三千。
“这钱可救了命。
“总的来说,李老家虽说是后面搬来的,相处没几年,但胡同里的街坊邻里都认这家人……”
话题越扯越远。
不过记者们也不打断。
沙沙沙……
奋笔速记。
高低是素材。
……
……
报纸上陆续出现一些关于李建昆个人,以及家庭生活方面的新闻。
譬如这样的标题:
《邻居口中的李首富》。
《是首富,也是大男孩》。
《李首富一家》。
《山窝里飞出来的首富》。
…
反正,只要带类似标题的报纸,销量都格外好。
凑热闹是人的天性。
我国冒出个世界首富,简直比大熊猫还要稀罕。
人民群众对于这个人,好奇到心眼里。
该说不说,关于他放的是什么屁,有些人都想知道。
眼下在这个国家,还不知道“李建昆”这个名字的,真不多。
成为公众人物,有好有坏。
好处便是,从此李建昆不需要再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