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扫过一脸不甘的胤禔和松了口气的胤礽,
最终落在依旧跪着的石蕴容身上,语气温和:
“太子妃,起来吧,小孩子天真烂漫,朕喜欢还来不及,岂会怪罪?”
石蕴容这才如蒙大赦,谢恩起身,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康熙抱着宝珠,又逗弄了片刻,对众人笑道:
“看来朕这两个孙儿,都是不凡之辈,今日朕心甚悦!”
康熙爽朗的笑声和毫不掩饰的夸赞,如同暖流,瞬间冲散了方才因宝珠抓胡子而引起的紧张气氛,
直郡王胸口堵着一口闷气,脸色铁青,嘴唇动了动,还想再说什么,
可抬眼对上康熙那带着余笑却依旧威仪深重的目光,到底没敢再触霉头,
只能死死攥紧了拳头,将满腹的不甘与怨愤硬生生咽了回去,悻悻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康熙却似全然未觉,
他的目光依旧流连在宝珠和乳母怀中的弘昭身上,
看着两个孩子玉雪可爱的模样,眼神渐渐变得有些悠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与怀念,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看到他们俩,朕这心里头就不由得想起保成你小时候的模样。”
他抬眼看向胤礽,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色,
“也是这般白白胖胖,机灵可爱,朕亲自将你带在身边,教你识字读书……那时候,你也是这样,对什么都好奇,朕的扳指、朕的印章,你没少偷偷拿去玩。”
这充满温情的回忆,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胤礽心中尘封的角落,
那些早已被权力争斗和猜忌磨蚀得模糊的童年记忆,此刻清晰地涌现出来,
他立刻躬身,语气真诚,带着恰到好处的孺慕之情:
“皇阿玛如此说,儿子、儿子实在惭愧,从前年幼,只觉皇阿玛无所不能,待儿臣千般好万般好,却从未体会过皇阿玛的辛劳与不易,”
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看向自己的孩子,声音愈发恳切,
“直到如今,儿子自己也做了阿玛,看着宝珠和弘昭,才真正明白当年皇阿玛对儿臣的期许与苦心,”
“既盼着他们成龙成凤,有所作为,又舍不得他们受半分委屈,恨不得将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捧到他们面前,”
“这份为人父的心,儿子如今是深切体会到了,也更感念皇阿玛当年的养育教诲之恩。”
这番话,情真意切,
既有身为人子的反思,又有身为人父的共鸣,
更是将康熙捧到了一个慈父与严君完美结合的高度。
果然,康熙闻言,脸上的线条愈发柔和,眼中露出了极为慰帖的神色,
他看着胤礽,目光中带着难得的、纯粹的赞赏,
“你能体会到这一点,便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朕心甚慰,甚慰啊!”
他心情大好,连带着看向一旁垂首恭立的石蕴容,也难得地夸赞了两句,
“太子妃将孩子们教养得很好,毓庆宫上下打理得也井井有条,你之功,朕也记着。”
“儿媳不敢当皇阿玛夸赞,此乃分内之事。”
石蕴容连忙谦逊地回应。
一时间,御座之前,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祖孙三代其乐融融,俨然一幅天家亲情的美好画卷。
然而,这幅画卷落在底下其他阿哥眼中,却无异于最刺眼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