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时,他们却一直被弹劾,河东籍官员逮住他们只想防守,属于是怯战畏敌,不思进取,针对这一点来猛攻。
他们觉得朝廷应该举国之力,支援定难军北上,将女真鞑子彻底消灭,然后收回燕山府、辽东故地。
这时候,主战和强硬,已经成了绝对的政治正确。
所以你不骂两句,你的官位就有点危险了,小心被人扣上个怯战主和的大帽子。
金使哪受过这种委屈,心中恨意滔天,早早就离开了汴梁。
而定难军,也确实开始了动作。
对他们来说,过完年来,是时候该干活了。
繁峙县古称雁门邑下塞,此刻属代州治下,是代州最靠近北面的县治之一了。
此地北依恒山,南枕五台,滹沱河绕城而过。
内长城就在繁峙北面蜿蜒曲折延展开来。
五代时候乃至宋初开国,北汉在繁峙东南设有宝兴军。宋初为备辽也屯有许多兵马,以为三关支撑。
不过大宋承平近百年之后,往日金戈铁马早就烟消云散。
边地苦寒,诸业不旺,繁峙也并未曾怎么发展起来,还是开国时侯的旧城模样,人烟即不算稠密,更兼民风甚悍。
凡事迁转到此处为官,多以为不是什么好差事,只有朝廷没人的倒霉蛋才会来。
这地方唯一的经济发展点,或许就是以前大宋河东的百姓,偷偷来此和契丹人交易。
随着女真灭辽,边地扰动,往来贩马、贩茶、贩盐、贩皮毛的商人减少许多之后,繁峙更显得萧条不少。
此时,内长城的古道下,却有一队队人马,正在沿着滹沱河的河谷前行。
这些甲士,行军时候全都静默无声,只有胯下坐骑在寒风里喷吐着长长的白气。
偶尔有甲叶兵刃碰撞的声音传出,却让这个冬日,显得更加的森寒。
能够做到这般行军的,知兵的人一眼就能瞧出,这是一支精锐。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精锐中的精锐,乃是韩世忠的贺兰山兵团的重骑。
虽然不如陈绍打造的那两百重装骑兵,但是这些贺兰山军团的兵马,胜在人数众多。
他们从此地行军,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蔚州。
灵武军确实啃不动蔚州,所以前线决定换防,由韩世忠来突破,吴璘率兵进驻云内大同。
韩世忠和麾下的嵬名利通,并肩立马于前。
两人都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座不大,而且显得破败的城池。天气晴朗,视线清晰,道路也冻得结实。
这座大宋县治,就在纵马一驰的范围之内。城墙倾颓的地方也有好几处,既然城墙都有缺口,四关城门也懒得关上了。
百余年前开挖出来的护城深濠,早就淤积起来。
久经战阵的韩世忠和嵬名利通,都很清楚,这种城池就等同于完全不设防。
代州大营重建之后,雁门关一带确实是防御做的还不错,但是再往里的话,就可以看出大宋边关这几年有多荒废了。
韩世忠此时,比起在西北时候,精悍不减,整个人的气质却更深沉了一些。
手握重兵,独挡一面,是最磨炼人的。
只要一个将军,他一直打胜仗,那就会越来越有名将气度。
不过泼韩五精明,平时知道嘻嘻哈哈的藏拙罢了,其实他这个人粗中带细,脑子还是很灵泛的。
“在拿下大同之后,我们一直在应付完颜宗翰的反扑,云内一线基本是守多攻少。如今准备了这么久,也该换一换了。”
韩世忠很有信心,嵬名利通则笑道:“我听说,金国已经起了内讧。”
“不管他!”韩世忠说道:“我们打仗,不能想着靠敌人内讧来赢,而是要时刻把他们当成掀翻大辽的那支劲旅强敌。”
随着前方的甲士过去,后面的辅军队伍,就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