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灵祖森十六载,赋予了他野兽般的直觉、强健的体魄与狠辣的搏杀之术,那是“野性”的自然。宗门数月,授业听道,初悟剑理,明辨资源,这是“秩序”的自然。而将这两者融合,以本心为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或许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
他心中豁然开朗,只觉前路愈发清晰。不再迷茫于出身,不再困惑于选择。无论是仙阙遗孤,还是凡尘少年,无论手握何等高深秘法或简陋铁胚,只需明心见性,循道而行,便可步步向前。
窗外月华如水,透过窗棂,洒落一地清辉。
少年于黑暗中睁开双眼,眸光清亮,熠熠生辉。
心有悟,道渐明。
翌日,欧阳奚旺并未再去授业殿,而是径直去了宗门的藏书阁。
经过昨日感悟,他深知自身知识匮乏,尤其是关于天材地宝、奇物志异、乃至天下地理宗门势力等方面,几乎一无所知。如此下去,即便机缘摆在眼前,恐怕也难以认出,甚至可能因无知而踏入险地。
藏书阁共分九层,外门弟子仅可进入前三层,内门弟子则可进入前六层。更高层则需特殊权限或足够贡献。
欧阳奚旺直接上了第四层。此处典籍远比下方三层精深玄奥,涉及炼丹、炼器、阵法、符箓、御兽、灵植等诸多杂学,亦有诸多游记杂谈、奇物图谱、地理志异。
他如同饥饿之人扑到美食之上,开始疯狂阅读。过目不忘之能在此刻发挥到极致。他并不急于修炼某种秘术,而是广泛涉猎,增长见识。
《九州舆图概要》、《奇金异石录》、《百年仙草辨》、《妖兽通解》、《南疆异闻录》、《北冥海志》……一本本或新或旧的典籍被他翻阅、记忆、理解。
他看到了关于“幽冥寒铁”的记载,其描述与那乌黑云纹石有几分相似,但仔细比对,又觉不同,云纹石更为古老奇异。他也看到了关于各种剑道流派、剑气属性的描述,对自己那苍白寒气剑气有了更多认知,知其绝非寻常五行属性,更偏向于罕见的“异种剑气”或“本源剑气”,威力极大,却也极难修炼。他还看到了关于上古宗门、遗迹秘境的只言片语,心中对那暗金碎片的来历,有了更多模糊的猜测。
知识如涓涓细流,汇入他的脑海,填补着认知的空白,开阔着他的眼界。他不再只是一个空有力量与天赋的“野人”,开始真正以一个修士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
不知不觉,便在藏书阁中待了一整日。直到日落西山,阁内执事弟子前来提醒,他才恍然惊觉,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一本《云游剑仙见闻录》。
归还典籍,走出藏书阁,虽一日未修炼,他却觉神满气足,收获丝毫不比苦修一日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喃喃自语,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到别院,却见院门外,一道清冷的身影正静静伫立,月光洒在其身上,仿佛披着一层银纱。
正是冷月仙子。
欧阳奚旺微微一怔,上前拱手行礼:“弟子欧阳奚旺,见过冷月师叔。”
冷月仙子转过身,清冷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似乎带着一丝审视。她并未寒暄,直接开口,声音清越如冰泉击玉:
“你可知,何为剑心?”
冷月仙子突如其来的问题,如同一声清磬,敲在欧阳奚旺的心湖之上,荡开层层涟漪。
剑心?
这个词,他并非第一次听闻。在藏书阁阅览的那些剑道典籍中,多有提及。然典籍所言,大多玄之又玄,或曰“诚于剑,极于剑”,或曰“人剑合一,心意通明”,或曰“斩断尘缘,唯剑唯我”…种种说法,看似高妙,却总隔着一层薄纱,难以触及实质。
他回想起自己握剑的感觉。在万灵祖森,铁胚是活下去的工具,是獠牙,是利爪,心之所想,便是杀戮与生存。入了宗门,初悟剑理,铁胚渐成手臂延伸,心之所向,是更高效地“斩断”。直至昨夜,尝试将“道法自然”融入剑中,心念感知天地,剑随念动,似乎又有所不同。
但,这便是剑心吗?
欧阳奚旺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诚地看向冷月仙子,摇了摇头:“回师叔,弟子不知。典籍所言,纷繁复杂,弟子愚钝,未能真切体会。于弟子而言,握剑时,心之所想,便是剑之所指。或为生存,或为斩断,或为…契合天地韵律。此心,可算剑心?”
他没有高谈阔论,而是直言自身最真实的感受,甚至带着几分野性的质朴。
冷月仙子清冷的眸光微微波动,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意外,也无失望。她淡淡道:“生存之意,是本能。斩断之念,是决绝。契合天地,是感悟。皆可为剑心初萌之芽,然皆非剑心本身。”
她顿了顿,目光掠过欧阳奚旺手中那根黝黑深沉、寒意内蕴的铁胚,继续道:“剑心,非是握剑时所想为何。而是你为何握剑?剑于你,究竟是何物?是工具?是伙伴?是大道?是累赘?是延伸?还是…你自己?”
“为何握剑?”欧阳奚旺微微一怔。这个问题,他似乎从未深思过。
最初握剑(铁胚),只是为了在丛林活下去。后来,握剑是为了变强,为了寻找妹妹,为了弄清身世。再后来,握剑成了习惯,成了修炼的一部分。那么,剑于我,究竟是什么?
是工具吗?确是,它无坚不摧,助我杀敌。是伙伴吗?似是,它与我血脉相连,心意渐通。是大道吗?隐约是,我悟剑理,感天地,似乎窥见一条路径。是累赘?从未觉得。是延伸?已是如此。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