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他们想多了,皇帝挺过来了?
宣睦道:“常老太医还是不曾出宫,长公主殿下也一直滞留宫中。”
“你是说……是长公主殿下下的命令?”虞瑾略感讶异。
宁国长公主虽是皇帝血亲,有着举足轻重的身份地位,但多年来,她一直不涉朝政,安心荣养的。
前世,楚王父子暴毙后,她也没露面。
不过,那时候也不需要她出面主持大局了,因为剩下的开国皇帝的直系血脉只有一支,陈王上位,顺理成章。
“我猜,是陛下早有密令,给了长公主特权。”宣睦忖道,“别看这些年陛下对安郡王看似不管不问,实则,他会把年幼的安王遗孤交给长公主抚养,恰是证明,他们兄妹关系极好,最起码……他对长公主该是绝对信任的!”
宁国长公主身份在那摆着,若她手里有皇帝的密旨,那么有她坐镇,就算皇帝有个什么好歹,这京城的整体局面应该不会像他们预料中的那样糟糕。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推测,庄炎自院中求见。
“探子回禀,今早分别有人自各个宫门乔装出城后,又在城外集结会合,后往东南方去了。”
“他们虽然着便装,但是训练有素。”
“属下回城查证后,确认是长公主府的府兵亲卫。”
宣睦点头表示知道,又挥手打发他下去。
他对虞瑾道:“应该是去的陈王妃老家,这样看来,陛下的情况可能当真不容乐观。”
“横竖昨夜宜嘉公主已经被护送进宫,既然长公主她心有成算……”虞瑾神情反而有所放松,她和宣睦对视,“事关皇家颜面,都是皇室秘辛,由她出面处理名正言顺,就省得我们越俎代庖,还要各种想法子周旋了。”
他们两家,是臣子。
上蹿下跳,去打皇族的脸面,本身就是破釜沉舟之举。
“我的亲卫拨一半给你,叫庄林带他们跟你回去。”宣睦并不会掉以轻心,“在大局稳定之前,也好防着楚王父子狗急跳墙,你们府上多防着他些。”
赵王那边,和他们之间都无直接的仇怨,基本不用担心。
虞瑾没有拒绝,继续低头吃饭。
宣睦突然幽幽来了句:“咱们成婚后,人手就不用分开调动了,合在一处会更有保障一些。”
虞瑾:……
虞瑾不想理会他的得寸进尺,胡乱岔开话题:“早上那会儿说起安郡王,若当真证实是陛下的手笔,那你说这是为什么?”
宣睦顺手又给她盛了碗汤。
这个问题,早上入睡前他还真有仔细想过。
他没直接回答,而是阐明一个事实:“你也说了,监军是不必亲上战场的。事实上,但凡安郡王更惜命一些,或者只想去军营混日子,那一战,他甚至完全可以不必出城。”
虞瑾抿住嘴唇,联想起多年前太子东宫和安王府的血案,心情略感沉重。
她想,她大概是有点懂了皇帝的心思。
只是——
站在局外人,甚至秦渊的立场……
不能,苟同。
虽然城中解除戒严,虞瑾也没在外盘桓,用完饭便带着宣睦拨给她的人手,回了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