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瑾闲来无事,便没喊人帮忙,打开匣子,将银票拿出来清点。
银票面额多是五十的,只有几十张一百的。
虞瑾专心致志,每数出五十张就单独放一摞。
宣睦倚靠在桌旁,看她面前堆满,就帮着往桌案中间腾挪。
一丝不苟的清点完毕,虞瑾按照约定,拿过八叠五十两面额的,整齐推到宣睦面前。
然后,将剩下的装回盒子。
收拾好,抬眸,见宣睦正盯着桌上银票若有所思。
虞瑾问:“怎么?你看着我数出来的,数量有问题?”
宣睦思绪被打断,随手拉开抽屉,将银票扫进去。
他正色:“是不是觉得我有些不地道?”
“有所得,必有所失,你不拿钱办事,我才不放心。”虞瑾摇头,实话实说,“而且……两万两,换了七万五千石米粮,按照我的预算和正常粮市价格,我还省不少。”
至于宣睦白嫖了多少……
那就不关她事了,能空手套白狼,是人家的本事,她只看自己得到的利益。
虞瑾说着起身,抱起匣子要走。
突然想起什么,她再确认:“那批粮草……”
“没有问题。”宣睦道,“从韶州直接南下,两日即可抵达大泽城,在大泽城换乘官船,驻军押运掩护,走渭水,交接顺利的话,你家那位跟随押运的管事,这两日也该回来了。”
当初,韶州的原知府联合虔州知府拦截北上运粮船,最后却空等一场。
因为原知府和谢不同当时就被制住,一门心思的自救活命,无暇深究。
实则——
那批粮草,直接没有北上,而是进了主运河便立刻改道南下。
宣睦的人扮做粮商,半路拦截漕船,把粮食接走。
事后,就算谢不同想到要攀咬追究这批粮草的去处——
那也是轩辕正背锅。
是谢不同自己勾结晟国人,打着虞瑾的幌子,配合轩辕正把粮食往南运走了。
那些从韶州南下的漕船上的船工,都是现成的证人。
说好了北上的粮食,半路被强行要求往南运……
主意是虞瑾出的,宣睦一个领兵的,又哪能不垂涎粮草?两个黑心肝的,一拍即合。
当然,在庄林心里,自家世子要更不要脸一些。
因为——
作为过路费,十五万石粮食,宣睦要求分一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虞瑾多少有些舍不得,但是用这批粮食,把两家绑上一条船,她又觉得值了。
就这样,粮食两人分了,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