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38起为三级以下灾害,6起三级灾害,两起四级、也就是线性失稳灾害。”
“所有灾害事件中,总计有44起落在居住区或居住区附近,其中12起直接命中人员密集区。”
“但相对幸运的是,两起四级灾害中,一起落在大兴安岭无人区,一起落在已经完成撤离的城区边缘,均为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目前上报的伤亡总人数为一千三百四十人。”
“另有45人失踪。”
“总体来说,由于前期预警到位,我们顺利避免了大规模的人员损失。”
“但是,第一波潮头中的概率云并未完全崩溃。”
“我们预计,在未来12小时之内,还会有更多高维溢流灾害发生,其中有4团概率云有可能落在人口密集区。”
“撤离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进展顺利。”
汇报到这里,林序长长舒了一口气。
还好。
预期中的严重损失并未出现,自己所在的这个国家,终于算是扛住了第一轮冲击。
这其中有运气,但绝不是单纯的运气。
要知道,人员伤亡数字之所以能降到5位数以下,是因为几乎所有撤离工作,都在概率云崩溃、高维溢流灾害发生前完成。
时间最接近的一处,甚至是在刚刚完成撤离的两分钟后,就爆发了三级灾害。
强烈的雷暴迭加着引力失控将半径600米范围内的所有物质全部举升到了1200米的高空之上,等离子体洗礼之下,所有物质都化作了滚烫、炽热的岩浆,随后又如同火雨一般坠下。
大量建筑被摧毁,哪怕是没有直接被引力失控影响的城区,也被火焰完全覆盖,陷入了大规模的火灾中。
如果没有及时撤离,光是大火引发的有毒气体云,都足以带走无数条生命!
而同样的,灾难后的“次生灾害”、以及可能伴随产生的社会动荡也足以致命。
但在精密的计划和极高组织度的协调下,所有受灾区没有报告一起恶性事件。
恰恰相反,大批民众自发参与到救援中,在精密协同之下,哪怕是“火雨”引燃的大火,都在不到4小时之内被完全扑灭。
这简直已经是梦幻一般的结局了。
可似乎,陈义心对此还不满足。
他仍然在总结着这次处置中的种种漏洞,并在不断输出新的调整建议。
而当所有建议被汇总之后,他也终于稍稍放缓了语速。
“。总之,既然我们已经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几乎是将整个社会陷入了停摆的状态,来应对这一次的危机。”
“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做到极致。”
“一千三百多人的伤亡并不是一个多么亮眼的成绩——我们应该记住,有人死在了这轮灾害潮中。”
“这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在下一轮爆发的潮头里,我们必须要避免!”
“明白。”
“收到。”
在座众人纷纷点头,没有任何人对此提出异议。
陈义心抬头看向林序,注意到他的眼神,林序缓缓点头,随后说道:
“我们要向着最好的结果努力,但同时也要理解,在这场灾害中,是存在不可抗力的。”
“造成最多伤亡的是位于地震板块边缘的‘空洞灾害’,这起灾害导致了地质活动引发的连锁反应,准确地说,导致大规模伤亡的并不是高维溢流灾害本身,而是后续的高烈度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