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科技入侵现代起点中文网 > 第407章 教授为什么会同意(第1页)

第407章 教授为什么会同意(第1页)

基辛格当然是现实主义大师。

不是所有顾问都能当上国务卿。

白宫的顾问来来去去,每一任的总统在入职后都会带自己的人马,对在自己竞选期间内立下汗马功劳或者后续施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这些人,委以重任。

顾问涵盖了安全、政策、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可能每一个领域都能有好几名顾问。

像基辛格这样,能够当上国务卿的,历史上除了他之外还有鲍威尔和赖斯。

但担任国务卿的同时还能兼任总统安全事务助理的仅此一人。

显然,尼克松对基辛格的信任是空前的,基辛格自身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绝对的大师级人物。

考虑到时代背景,和华国和解用艰难险阻形容毫不为过。

如此困难的事情,基辛格硬生生给办成了。

当下,基辛格准确抓住了燕京最容易动摇的点,从经济着手恢复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

我们去是干预对方主权,你们去做这件事难道不是吗?基辛格内心很清楚。

一旦华国在亚洲投资银行能够获得这样的权柄,他们在亚洲的实质影响力将急剧膨胀。

华国无法拒绝这样的诱饵。

吉隆坡会谈结束后,基辛格没有休息,立刻飞回华盛顿,向尼克松总统进行最高级别的汇报。

“我敢肯定,他们动心了,很快我们就会收到来自燕京的好消息。

在此之前,我们要在安南前线降低战争烈度,避免过分刺激对方。”基辛格把谈判过程阐述完成后接着说自己的判断。

尼克松手上捏着雪茄,他们之间有盘算是没有告诉林燃的。

当然,林燃能不能看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总统先生,我有把握,这次亚洲发展与投资银行的构想,远不止于为双方和解提供一个桥梁。

也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效益。

华国方面以为他们拿到了信任的主导权,拿到了对抗金融审查的豁免权。

但这个发展银行一旦建立,整个东南亚区域,就不仅仅是面向全球的经济样板,它更会成为面向华国内部的样板。

其核心标准,不看意识形态,只看经济可行性和资金回报率,这个原则本身,就是对对方的致命腐蚀剂。”

基辛格预见到,华国在主导这个银行后,将面临一个不可调和的、持续的内部矛盾:

从纯粹的资本运作角度看,资金应该要流向capitalism国家。

狮城的高效港口,大马成熟的橡胶产业,流向那些拥有完善市场机制的经济体。

因为那里的资金回报率最高,风险最小。

但从阵营的角度看,华国又不得不给那些康米盟友们,寻求放款,提供援助。

而这些国家的项目往往政治优先,效率低下,回报率最低。

在基辛格的蓝图中,华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挣扎。

如果他们将资金全部投向高效的capitalism国家,他们就背叛了康米盟友,失去了在康米阵营中的道义权威。

如果他们将资金投入康米盟友,他们就会拖垮这个银行的资金回报率,最终吓跑西方的资本,让整个项目失败。

最终,华国将不得不做出选择:是维护意识形态的纯洁性,让经济停滞;还是拥抱经济效率,进行深刻的改革。

未来阿美莉卡选择让华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循环中的阳谋,在此刻基辛格就已经想到了。

“笨蛋,问题是经济”的道理可不是只有Clinton才懂。

“教授会来吗?”

台下坐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著名科幻作家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