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鄢懋卿。
都可以受到朱厚熜如此特别的垂青。
甚至为了拔擢他,还煞费苦心的绕开大明官员升迁制度,又是封奉议大夫那样的虚职,又是拜自己就能决定的太子詹事……
言归正传。
现在朱厚熜在关杰山的银印密疏上看到了杨博的名字,再细细回忆起当初翟銮巡视九边时的这场遭遇,忽然又觉得这件事似乎有点问题了。
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去分析此事。
咱就是说那一大群塞道路请求赏赐的少数民族部众,有没有可能是有心之人的安排?
毕竟如果他们就是特意等在那里向翟銮求封赏的,那么便是有人向他们泄露了巡视官员的行踪。
连少数民族部众都知道巡视官员的行踪,还一下去了那么多人阻塞道路,周边的卫所边将却没有任何动作,不派兵提前清理道路。
是不是有点太不将代表他这个天子的朝廷巡视组当回事了,大明的边防是不是也太形同虚设了,事后是不是应该追究问责?
但那件事似乎也就那么不了了之了,根本没人提及这个关节!
而如果他们不是特意等在那里向翟銮求封赏,那么就是在日常趴活,是不是又可以直接定性为剪径强盗?
既然是剪径强盗,附近的卫所是不是理应派兵剿灭?
结果却是让翟銮吃了这么个哑巴亏,甚至还记了杨博的恩情,让朕也觉得杨博有胆有识、可堪大任。
然后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去了,好像一切都理所应当……
不经想!
有些事就是不经想!
尤其是经不住有了答案之后再去细细推敲!
这让朱厚熜不得不怀疑,翟銮、张瓒和杨博会不会不光是山西的代言,而是大明九边重镇大量边将的代言。
尤其是张瓒和杨博这两个人,毕竟兵部管的可不只是一个山西。
至于翟銮,通过他奉命巡视九边时的遭遇,则极有可能是那时候才被拉入伙的,而且是被迫入伙。
毕竟以翟銮那不粘锅的特质,如果可以的话,他压根什么麻烦都不想粘,就算粘了也一定浅尝辄止,不会给自己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而若是如此。
这三个人就更不能轻易去动了。
最稳妥的做法应是先将这三个人调离要职以做敲打,让他们先将手脚收缩起来,无论如何将大同的事办成了再说。
就算真要办他们,也应该等到朕通过与俺答通贡,手中握紧了部分财政和部分兵权,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动乱之时。
至于夏言此刻所说的对山西“快刀斩乱麻”,也应该从长计议。
这件事的影响,比收拾翟銮、张瓒和杨博只多不少,万不可冲动行事!
因此……
“降什么旨!”
朱厚熜厚黑学亦是满级,当找来了一记吃了吐,沉声对夏言斥道,
“倘若引来朝局动荡,引得山西动乱,你来负责?”
“国家社稷,匹夫有责,微臣愿意担责!”
夏言再次叩首,义无反顾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