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丞相刚刚退下去,一个中年将军又站出来道:“君上,既然前方取得胜利,咱们是不是应该再派些将士去协助他们,毕竟东离人也不少,我们虽然有夷鳞大炮,可夺下的城池还要人守卫,三十万人实在有些少了,臣担心他们夺下城池后守不过来。”
尹甄逸轩点了点头:“大野将军言之有理,不过如今咱们能打仗的人都已经调到东离去了,实在抽调不出什么兵来呀!”
他们镜花国四面临海,瞬息多变的大海就是他们的天然屏障。
其他国家的造船技术不发达,没有哪个国家敢冒着被大海吞噬的风险过来攻打。
所以每次去攻打东离的时候,他们的将士基本上都会倾巢而出,岛上的基本上都是百姓和官员,留守的将士也只有堪堪二十来万人而已。
这些年因为攻打东离,损兵折将太多,经过几年养精蓄锐,虽然后来又培养了五十来万人。
但这次派了三十万去东离,再调兵的话,国内可就没多少士兵了。
虽然他们不担心有人来攻打自已,但也要留下一点兵力以防万一呀!
大野当然也明白现在的情况,他思考了片刻道:“臣有一计,君上您听听看如何。”
“讲!”
尹甄逸轩抬了抬手示意他。
“臣认为君上可以拟一道旨意,将入兵营的年龄再往下面调一调。”
大野春话刚说完,就有臣子反对。
“不可,如今已经调到十五了,再往下调就太小了,他们还是孩子啊!
这样子做恐会引起百姓们埋怨的,实在不妥。”
“新夫大人此言差矣,能为伟大的镜花国效力,是那些百姓的荣幸。
士兵的年纪小些又如何,只要能拿下东离国,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只会感到高兴,怎么会埋怨呢。”
新夫并不认同大野春的话,哪有将自已还未成年的孩子送上战场会高兴?
大野春脸上挂着笃定的笑,望着反对自已的同僚。
“新夫侍郎若是不相信,等命令颁布出来后,你大可去街上瞧一瞧,看看百姓们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大野将军说的对,为镜花国效力是何等荣耀的事,百姓们只会感到高兴的,请陛下修改征兵年龄吧。”
其他朝臣连忙附和,都纷纷要求再将入军营的年龄往下调整。
反正要去打仗的都是百姓的孩子,小不小关他们什么事。
若是打下东离国,他们这些高官和家人可就能够享福了。
到时候换个地方继续逍遥快活,岂不美哉?
于是整个朝堂上,只有那个叫新夫的大臣,和少数人反对将当兵年龄调小,其他的臣子都举手赞成。
少数服从多数,最后的结果就是尹甄逸轩下令,将征兵的年纪调到了十二岁。
大家兴高采烈地称赞尹甄逸轩英明,这么一来不要说筹集几十万军,就是筹集百万军也是可以的。
新夫大人看了眼兴高采烈的同僚们,又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帝王,心里一阵阵的发寒。
他们这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竟然丝毫不关心百姓的死活。
只知道拼命的叫百姓们生孩子,然后应招入伍。
如今竟然连孩子都不放过,真的不配为人。
可是他只是个人微言轻的工部侍郎,根本就阻止不了什么。
只得沉痛的闭上眼睛,来个眼不见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