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厨房冰箱里有肉馅,你说琳琳也是,咱们又不在这常驻,她还特意买个冰箱,真是钱多了没处花!”
李长河一听,心里忍不住笑了笑。
现在可不就是钱多的没处花嘛。
晚上,李长河把两个爹接了过来,一家人在院子里吃了一顿团圆饭。
之所以不去外面吃,就是因为小李铮太小了,不让他走夜路。
吃完了之后,李长河把三个人送回了家。
随后又开车回到了西铁匠胡同。
晚上,东侧的堂屋之中,李长河跟朱琳躺在床上,一旁的小李铮则是睡在屋内的一个小床上,紧挨着大床。
“哎,那你来了这边,是不是没接到小雪的电话?”
“没啊,这边都没电话。”
“我想着就住几个月,电话没必要装了,毕竟等天一冷,我们就回去住去了。”
她们在这住就是夏天图方便,等冬天,肯定还是有暖气的楼房更适合居住啊。
“行啊,你们自己看呗,怎么方便怎么来。”
李长河倒是没意见,反正怎么方便怎么来呗。
“嗯,到时候我们去华侨公寓那边住,那边在市区里面,公交车到这边也方便,咱们那边还是太远了。”
“早知道你带小雪去港岛,咱们当初就不用折腾了。”
朱琳这时候又无奈的说道。
想想当时的日子也是荒唐。
“没事,房子多点怕什么,再说以后估计没这么多房子了。”
“就像这四合院,我估计过不了十年八年的,可能就得拆了。”
像西铁匠胡同这样紧挨着复兴门的核心市区,未来能保留四合院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这里肯定是要起高楼大厦的。
“拆了?”
朱琳听完,有些好奇的看向李长河。
李长河点点头:“对,城市升级,肯定是搞房地产的,团结湖那边就是个例子,我估计上面肯定要尝试房地产商业化。”
“这那房子以后就不是公有了?大规模的私有?”
朱琳此刻心中不免有些冲击,虽然知道国家有在进行一些试点,但是听李长河这么说,她还是有些吃惊。
毕竟从小到大,她接触的教育和认知都是公有制。
“怎么说呢,这恐怕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房地产商业化,一来是带动经济发展,这是每一个国家发展必然的一个历程。”
“不过对我们国家来说,它最重要的任务还不止如此,房地产最重要的是一点,是可以转换城乡结构!”
“咱们现在国内,城市和农村两个结构体系泾渭分明,想要更改难度很大。而且我们的农村现在有个特点,就是人多地少。”
“咱们的耕地总量不算多,但是农业人口多,越往后,这越是一个大问题,土地的产出,很难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
“所以这种时候,国家必须给农民找一条新出路,那最合适的一条路,就是房地产商业化,利用房子,把大量的农民变成城市人口,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听李长河说完,朱琳似懂非懂,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对她来说,太高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