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洪荒 > 第518章红布上的军功章(第2页)

第518章红布上的军功章(第2页)

第518章红布上的军功章

“不……不怪首长……”春来的父亲终于开口,声音粗粝沙哑,带着淮北口音,

“当兵的……保家卫国……他……他是好样的……”他说着,眼泪却滚落得更凶。

这是朴素的认知,却无法完全抵消丧子之痛。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房间角落椅子上的那位老奶奶,李春来的奶奶,缓缓地站了起来。

她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身穿一件干净的深蓝色粗布大襟褂子,虽然年迈,腰板却挺得很直。

她的脸上同样布满皱纹,眼神却异常清澈、沉静,那是看透了世间的悲欢。

她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木杖,一步步走到桌前,伸出布满老年斑、干枯却稳定的手,轻轻地拍着儿媳妇因哭泣而剧烈抖动的后背。

然后,她这才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陈朝阳,那目光里没有谄媚,没有畏惧,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和理解。

“陈领导,”老太太的声音不高,却有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让房间里的悲声都低了下去,

“您别这么说。春来那孩子,打小就实诚,认准的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穿上那身军装那天,我就知道,他把命交给国家了。”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那红布覆盖的盒子,眼神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痛楚,但随即又被一种更深沉的东西取代:

“他走得值。

他是为了保护首长您这样,能带着大伙儿过上好日子的人走的。

他没给老李家丢人,没给咱小李庄丢人。”

她转过头,看着儿子和儿媳:“哭吧,使劲儿哭,哭完了,咱们就带小春来回家,咱们家的路还得往前走。

春来在地下,也不愿看咱一家人垮了。”

老太太的话,像一阵风,吹散了房间里部分浓得化不开的悲伤。

她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了孙子的牺牲,给予了家人,也给予了陈朝阳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慰藉和力量。

陈朝阳看着这位深明大义的老奶奶,心中既然有心痛,更充满敬意。

他走上前:“老人家,谢谢您。

春来是英雄,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请您放心,组织上绝不会忘记他,也绝不会亏待他的家人。

以后,你们家的事,就是我陈朝阳的事,就是组织的事!”

他转向王小川:“小川,把抚恤金、烈士证书,还有军功章,都拿出来。”

“是,首长!”王小川挺直胸膛,用近乎仪式般的庄重,从随身携带的皮质公文包里,取出了几个承载着无限重量与哀荣的物件。

他双手稳稳地捧着,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放在覆盖着红布的骨灰盒旁。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厚实的牛皮纸信封,封口严密,上面用工整的毛笔字写着“抚恤金”三个字。

紧接着,是一本深蓝色布面、庄严肃穆的证书,封面上印着庄严的徽记和“革命烈士证明书”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最后,王小川将一方用红绸衬底的小木盒轻轻打开。

是一枚造型刚毅的星形勋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