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95章 暂平雍凉磨刀霍霍向江东6k(第4页)

第195章 暂平雍凉磨刀霍霍向江东6k(第4页)

莫非是对陛下有不满?

涉及曹魏的宗室矛盾,司马懿可不敢胡乱回答,小心翼翼的道:“不知征南将军举荐任城王,欲令任城王担任何种职务?”

曹丕轻哼一声:“倒也没说具体的职务,只是提及任城王骁勇,先帝在汉中时就曾调任城王入长安,欲令任城王与刘封争锋。”

司马懿听出了曹丕语气中的一丝不满。

虽说刘备胜了几阵,但如今朝中大将也不少,夏侯尚却觉得只有曹彰能敌刘封,看似在为曹丕举荐猛将,实际上在打曹丕的脸。

大意就是:若不是曹丕弃用曹彰且将曹彰当笼中猛虎一般圈养,又何至于让刘封狂妄如斯?再继续圈养曹彰,曹彰的利爪利齿都得养废了。

司马懿顿感头疼。

若附和夏侯尚,曹丕不满。

若反对夏侯尚,又得罪人。

对于识进退明保身的司马懿而言,皆大欢喜才是上策,其余的都有可能给司马家带来祸事。

就如上回劝谏曹丕退兵,司马懿会借贾诩和钟繇的话来劝,完美的保全了自己还立了功劳。

仔细想了想。

司马懿斟酌用词道:“大将军接连在濡须口和宛城受挫,心气已经不如以往,能继任大将军总揽内外军事的人选,陛下也需早定了。”

司马懿是会避祸的。

能继任大将军总揽内外军事的人选,目前适合就只有四个人:一个征西将军曹真,一个是征南将军夏侯尚,一个是征东将军曹休,一个是骠骑将军曹洪。

然而。

曹丕因为以前找曹洪借钱没借到,对曹洪耿耿于怀,曹洪肯定是不适合继任大将军的。

剩下的就只能在曹真夏侯尚和曹休三个人中选择了。

而曹真,目前还在池阳。

这言下之意就是:既然夏侯尚要举荐曹彰,不如让曹彰去替回曹真,反正曹真在池阳也只是拖延时间,换了曹彰去池阳同样只能拖延时间。

既不会让曹彰立大功,又不会让曹彰被弃用。

曹丕心领神会:“仲达之意,朕已明了。只是任城王未必会肯听朕的调度。”

用不着的时候就丢任城国圈养,用得着的时候就丢雍州去收拾烂摊子,换曹丕是曹彰,肯定也会有怨气的。

司马懿见曹丕听明白了,遂又道:“请将不如激将,可散布流言称:刘封在长安大放厥词,称曹真无谋,任城王无胆,激任城王主动请命前往雍州。”

曹丕抚手:“好!此事就交给仲达了,莫要让朕失望。”

司马懿不敢不应命,忙道:“陛下放心,臣定会办妥此事。”

虽说重新启用曹彰有可能会让曹彰在军中的威望进一步扩大,但眼下曹丕更想让曹彰替回曹真。

曹真若是在雍州一直被压制,会严重影响曹真的军中威望,曹丕想提拔都不好提拔;相反,让曹彰去接替曹真在雍州受苦,更符合曹丕的政治需求。

趁着曹真在刘封奇袭长安后还能组织残兵在池阳一带顽抗,曹丕正好论其“死战不屈”,提拔曹真。

雍州这个烂摊子,让曹彰去接就行了。

司马懿的方案,很奏效。

由于夏侯尚一心想举荐曹彰,故而当司马懿释放出来的流言传到夏侯尚耳中后,夏侯尚就派人星夜兼程送去了任城国。

更是添油加醋的称“刘封在关中十分猖獗,笑曹真无谋,曹彰少胆。”又笑“曹氏兄弟,阉宦之后,只会吟诗作赋,不会策马弯弓。”

曹彰当即大怒,三日三上书,请命入雍州。

曹丕趁机调曹彰入洛阳,更是“大方”的令曹彰接替曹真为征西将军、督雍凉军事。

曹彰也不多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