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历史 篡改 > 第三四四章梦境中的伏击(第2页)

第三四四章梦境中的伏击(第2页)

柯罗诺斯点点头没说话。

林祐看着两个至高神,心里又犯起多疑的毛病;他很想问一句“你们是盯着我的安全,还是想盯着我的小动作?”但是话到嘴边又忍住,说出来时已经换了一个话题。

“与大世界意志的沟通事关重大,不要通知其他神系么?至少,另外两大教总得通知到吧?”

上帝与柯罗诺斯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摇了摇头,各自苦笑。这种表情难得同时出现在两个至高神脸上。

林祐大感好奇:“怎么,祂们不同意?”

“不是不同意;只不过祂们两位,一个不可触及,一个不在乎。”柯罗诺斯说道,“所以,祂们很少过问大世界计划的具体事务。”

“不可触及我能理解……”林祐很快想到了世界第二大宗教的教义。

不同于基督文明的大规模世俗化,上帝已经以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白人、黑人等不同形象出现在各种现代艺术作品中;世界第二大宗教的教义十分严格,不要说至高神,就是先知也从不允许出现具体形象——图画和影视剧都不行。

所以,虚幻维度这边,第二大宗教的至高神始终不闻其声、不见其形;除了上帝等同一级别的存在,谁也不知道祂来了没有,又做了什么。

“极乐世界那边又是怎么回事?‘不在乎’是说祂们吗?”

“就是祂们。”上帝接口解释道,“说祂们完全不在乎或许有点过,但是释迦牟尼确实对大世界计划不是很上心。”

“为什么?”林祐愕然。

“怎么说呢?”上帝很认真地斟酌着措辞,“祂的心态大概就是‘成功了固然很好,失败了也有其他选择’,所以就万事随缘了。”

林祐差点被逗笑了:“随缘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可祂们凭什么随缘,祂哪来的‘其他选择’?”

“你是中国人,不应该很清楚吗?”上帝反问道,“你应该知道佛教里有中国佛教这么个分支;最初推动大世界计划的时候,释迦牟尼就主动把中国佛教分支剥离出来,排除在大世界计划之外。”

“你是不是想说,中国佛教被融合到东方神系自发形成的那个大世界里去了?”执笔人脑瓜子转得飞快。

“被你猜中了。”柯罗诺斯应声说道,祂的笑容里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羡慕,“中国佛教和当地许多神话传说故事密切相关,在现实维度就天然地融为一体。用释迦牟尼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中国人还记得齐天大圣,西天大雷音寺就能屹立不倒’;嗯……这是祂的原话。”

林祐自觉脸上大有光彩,却淡淡说了句:“或许这就是人各有命,有些事情你羡慕不来。”

相比于大世界计划的修修补补、坎坎坷坷,东方神系那个天然形成的大世界有着难以想象的稳定性;要说旁人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羡慕也没用!人家那是四、五千年不断融合修补的产物,而且还有着文明特性上的根本差异,再羡慕也学不了、做不到。

“话说,东方那个大世界有没有诞生世界意志?”

“不曾听说。”

“可惜了;要是祂们已经诞生了世界意志,说不定我们可以去学习借鉴一下先进经验,看看人家是怎么跟世界意志交流的。”林祐无奈地感叹一声,手中握紧了鹅毛笔。

执笔人不是神,必须借助鹅毛笔才能让自身意识深入世界的底层。

林祐不仅要进入世界的底层,而且要更进一步进入大世界的意识层面;这是一段没有距离、不知方向、难辨时间的旅程。他的眼前是一片随时在变换的迷雾;可能前一脚踩在高山之巅,后一脚落下却深陷漠漠黄沙。

耳边偶尔有海潮如雷,下一刻又变成冰雪呼啸。

不论是目中所见,还是耳中所闻,林祐能辨认出其中大部分场景的来源——无一不是来自构成大世界的主要框架。

高山之巅是安第斯山脉,漠漠黄沙是古埃及沙漠;海潮如雷是爱琴海上波塞冬的怒吼,冰雪呼啸中隐约可闻芬里尔的狼嚎。

一开始出现的都是各个神话故事里的地形地貌,没过多久,各种融合故事的“背景图”陆续浮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