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圣旨的开头格外长,江芸芸站在台阶下,只觉得那声音隔得很远,飘飘然没有着落,只突然听到一个名字。
“——赐江芸、朱希周、王瓒进士及第出身。”
江芸!
那声音虽突然从远方传来,但瞬间在耳边炸开,成了初夏的第一道惊雷。
江芸芸那颗跳动得极快的心,混着那道雷,在此刻几乎能让她闻道细微的血腥味。
状元!
她成功了!
她终于成了状元。
江芸芸突然笑了笑,垂落在一侧握拳的手微微松开,理了理袖子,上前行礼。
然后第一个走进这个站满文武百官的朝堂。
她的心随今日的风,今日的阳光,今日所有的一切,从野蛮生长到尘埃落定。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当年在闷热的午后摇头晃脑念得那句诗在今日终于回过神来,成了最为真切的事实。
年少也有凌云志,许诺人间第一流!
自科举面世以来,大明立国到现在,第一位六元及第的人物此刻就这样安静地站在大堂下。
他才十五岁啊。
上首的帝王看着她,文武百官看着她,若是皇榜贴出,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她。
这位从扬州走出来的小神童在今日一鸣惊人,垂名青史。
第两百零二章
黎循传第一次旷工,悄悄从吏部溜出来出来,结果刚到长安门外的宫墙外,他就看到几个眼熟的人。
顾清站在人群中,背着手对着他微微笑着:“我就知道你会来,给你占了个位置。”
黎循传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嫂子的身子好点了吗?”
他问。
顾清神色微微凝重。
顾清的结发妻子在年前病得厉害,据说起也起不来,顾清急得到处借钱,花了大价钱请了太医院的人来看病。
黎循传一见他模样就知道怕是事情不好,只好又安慰道。
“其归认识一个女大夫,之前就住在京城里,专精女子疾病,等他这事了了,看看这位女大夫还在不在京城,请她来给嫂子看看。”
黎循传安慰道。
“若是不在就请他写封信,看能不能把人请过来。”
他又说道,“那位大夫的祖母和我祖母也是认识的,一定会有办法的。”
顾清勉强笑了笑。
毛澄也一板一眼安慰道:“对,你别自己没了信心。”
“是啊,要是需要钱你只管问我要!”
王献臣凑过来拍拍胸脯说道。
王献臣因为家里有钱,如今留在都察院做一个小小御史。
沈焘则去了山西大同的一个州做了推官。
四人站在城墙前沉默了。
大明官吏的月俸本就不高,翰林更是清贫,他们这些寄居在高物价的京城,单靠自己可就真的太难了。
“来了来了!”
人群中有人大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