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没有亏欠我什么,我的一生都在亏欠篮球。”
“我今年37岁,我的财富超过了我最大的梦想。”
“1984年我进入联盟时,我只是想为外婆赚够100万,在这里工作十年然后退役,再找个高中当篮球教练。”
“现在,我拥有了物质财富,很多人认识我,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篮球。”
“现在,我拥有了一座总冠军奖杯,我想,我已死而无憾了。”
2000年6月总决赛第五场结束后的那个狂欢之夜,很多人可能忽略了,那不仅仅是桑尼-甘的退役之战,也是查尔斯-巴克利的最后一战。
当然,巴克利不在乎,他在更衣室享受冠军、香槟和啤酒,他浑身湿透,在更衣柜前抱着奖杯接受采访,诉说着他和篮球之间的情缘。
和阿甘的乐观和拒绝悲伤不同,巴克利这个粗汉更加感伤,平日里声音洪亮的他此刻轻声细语,带着一种沉思、谦逊的语气,放下了曾经所有的傲慢之情。
他说自己从未想过会成为50大巨星或者入选名人堂,但他的成就和数据能说明一切。
生涯1125场比赛,场均22。1分,11。6个篮板球和4次助攻,历史上进攻篮板最出色的球员之一。
11次入选全明星,12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一次常规赛MVP,以及一次NBA总冠军。
截止本书出版时,他是联盟历史上第八位得到20000分,10000个篮板球,4000个助攻的球员,而且是最矮的那一个。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他犯下了太多的错误,有些错误一个人犯一次就将毁掉一生,而他将其一一化解,最终将自己的成功和魅力推向了全世界。
那一晚,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更衣室喜乐参半,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局面出现。
他们拿到了总冠军,然后有接近一半的球员要退役或者考虑退役。
除了阿甘、巴克利之外,萨博尼斯、戴尔-库里、AC-格林、克里斯-穆林、特里-波特都可能离开联盟。
最终,萨博尼斯离开了,克里斯-穆林退役了,特里-波特在和管理层纠缠一番后,决定离开波特兰,去别的城市打球,他想享受一下较为轻松的篮球时光(但命运后来又和他开了个玩笑)。
戴尔-库里和AC-格林继续留在开拓者,库里在这里培养了他的儿子,而AC-格林则创造了历史连续出场记录。
查尔斯-巴克利最后说道:“我终于要离开了,其实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从现在开始,我往后余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很难接近我在过去16年篮球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这样的人生……也许会很有挑战性。”】
————2022年出版,莫泰-贝拉著查尔斯-巴克利传记《巴克利》,节选。
查尔斯-巴克利在退役后很快迎来了一项挑战。
在6月份拿到总冠军后,巴克利功德圆满,开启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狂欢。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吃一顿,在冠军之夜他喝了六瓶香槟,然后去麦当劳点了30个巨无霸汉堡饱餐一顿,以犒赏自己。
这一个赛季为了控制体重,他付出了太多,他早已饥肠辘辘,对食物的渴望和对冠军的渴望一模一样。
之后一段时间里,巴克利完全不控制饮食,大吃大喝,游山玩水,体重很快飙升回300磅。
和甘国阳心怀未来还要做很多事不同,查尔斯-巴克利当下就是想好好享受,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过去16年赚了大把钱,拥有了极大的名气,他暂时不用考虑工作的事,去玩,去旅行,去参加各种访谈节目。
巴克利计划好了,他要16个月的时间不碰篮球,过一年多与篮球无关的生活,再也不要踏进训练场半步。
可是,这个计划只实施了一个多月,巴克利就接到了甘国阳的电话,让他回俄勒冈,到尤金市的麦肯齐河谷的美国篮球学院来。
“什么?美国篮球学院?我已经计划一年不碰篮球的,你让我去干什么?我不去!”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原来还计划做美国总统呢,改变一下你的计划,到尤金来。我已经给你订好机票了,一切安排妥当。还有,你要在一周时间内,把体重降到300磅以下,不然你没办法好好比赛的。”
“什么?我还要比赛?还要减肥?你听听你在说什么桑尼?我是不会去的,坚决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