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唐请陛下归天无防盗 > 第五十六章 阿耶何不在陕郡养功一步而进宰相求追读(第2页)

第五十六章 阿耶何不在陕郡养功一步而进宰相求追读(第2页)

“是!”韦坚笑着点头,韦谅如今在金吾卫有自己的人脉,长安行事普通也没有大事。

“长安和陕州并不远,骑马狂奔,一日也就到了,真有事你可以直接传信。”稍微停顿,韦坚叹声道:“为父这一走,怕是得到千秋节才会回来,家中一切,就看你的了。”

“儿子知道。”韦谅不由诧异,问道:“可是阿耶,马上就端午了,阿耶不回来吗?”

韦坚目光落在韦谅身上,神色沉吟。

……

许久,韦坚才看着韦谅道:“那件事你可能猜到了,为父此去陕郡,是有目的而去的。”

“是!”韦谅点头,他看出来了。

“好!”韦坚身体靠后,笑着抬头:“阿耶今日考校考校你,说说,你猜到了多少?”

韦谅稍微呼吸,然后说道:“去年石堡城实陷,吐蕃大军威胁陇西,不管如何,今年的粮草需求都要大增,尤其还有寒潮,关中春化比预期要晚的多,这一耽搁,军粮需求就更重了。”

听到“寒潮”两个字,韦坚脸色沉重了下来。

“便是没有寒潮,说实话,这些年长安的压力也越来越重,以天下计,缺粮实际没有那么严重,只是江南的粮食没法及时送到长安。所以到了夏末秋初,粮食未收,而陈粮将尽之时,粮价更是涨的可怕。”

韦谅抬头,但低眉道:“陛下圣明,明知秋毫,所以自然关心此事,如今又有寒潮,阿耶去陕郡,最能建功立业。”

韦坚点点头,有些好奇的问道:“你年初看《河渠书》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

“不算吧。”韦谅摇头,说道:“儿是在面圣的时候,陛下问起,才将一切想通。”

吐蕃的威胁,导致军前必然会有战。

王忠嗣需要粮草,压力给到了皇帝,皇帝又给到了朝堂,李林甫没有注意到。

韦坚主动提出了办法,所以被授陕郡太守。

而这一切,是太子府的精心算计,涉及到了整个太子府的布局。

“你说的没错,的确是这样。”韦坚靠在车背上,轻声说道:“阿耶这个长安令,做了十年,下一步该如何,也是想了许多的。”

韦谅点点头,他阿耶的资序,是他往上走最重要的根本。

韦坚继续道:“任长安令时,阿耶很多时候都需要和万年县,京兆府一起帮忙转运粮草货物,所以在转运时,阿耶就查阅了一些资料,最终发现了一条能迅速加快黄河水运的办法。”

“啊?”韦谅惊讶的抬头。

“你不知道?”韦坚见韦谅毫不犹豫的摇头,这才满足的说道:“前汉时,有一条陕郡到长安的运渠,虽已荒废许久,但经过为父测量,只要重新开挖,那么这条运渠就有重新被贯通的可能,最后沟通陕郡和永丰仓,加倍粮运。”

韦谅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瞳孔。

长安漕运之难世所公知,高宗朝时,皇帝甚至频繁前方洛阳就食。

开元初也是如此,后来逐渐改造漕运,皇帝去洛阳的次数才少了许多。

可是这几年,人口又重,战事又多,漕运又负担不起来了。

漕运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无数人在想办法,没想到韦坚率先想出来办法。

韦坚神色平静下来,说道:“这件事其实最怕你阿舅知道,一旦他知道,必然会先阻止,然后将功劳抢去,所以年初的时候,东宫才算计出了陈王的那些事情,你应该猜到了。”

韦谅点点头,当初陈王参军田同秀的名字,还有函谷关同时出现的时候,他就猜到了。

那件事的目的除了引人注意,同时也有让皇帝关注水运之意。

第五十六章阿耶何不在陕郡养功,一步而进宰相(求追读)

两相联合,太子府的手段清晰可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