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家仇血恨,最恨千秋不死(冲三江,求追读)
微暖的春风从东面吹来,渭水之上清波荡漾。
姜庆初站在驿站门口,稍微收敛情绪道:“是稍微有些晚,这一路上从柳州回来,一开始还好,但一入了河南,地方治安就有些乱了,甚至是驿站之所,也是如此。”
李林甫微微眯起眼睛:“是改州为郡的事?”
“是!”姜庆初点头,道:“在陕郡的时候,姐夫说过了,而且本来要乘船的,但因去年天寒,渭水刚刚化冻,上面全是粮船,所以才骑马而行,这么一折腾反而没慢多少。”
李林甫缓缓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是啊,寒潮才刚消……”
“好了好了,这些事回家再说。”姜氏从侧畔走来,对着姜庆初道:“二郎,这是你外甥,谅儿,谅儿,见过你舅舅。”
“外甥见过舅舅。”韦谅上前一步,郑重的拱手行礼。
“起来吧,起来吧。”姜庆初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有些慌乱,从腰间取下一块随身多年的玉佩,直接塞进了韦谅手里。
韦谅有些愣神的抬头。
姜氏在一旁笑着说道:“收下吧,这是你舅舅身上最在意的东西了,况且你在宅子里,给你舅舅准备了五匹上等好马,还有上好的马具,马夫,什么都准备好,足够了。”
“五匹上等马?”姜庆初有些愣神。
“是的,这些东西,谅儿费了不少力,二郎,以后多看着点你外甥。”李林甫轻轻笑笑,说道:“你的那件事情,说不得也要落在他身上。”
“那件事情是什么?”韦谅猛然抬头,年初在李林甫府上的时候,他母亲就说过这件事。
……
“是你舅舅的婚事。”李林甫看向韦谅,说道:“当年你舅舅刚出生的时候,圣人应允,将来会将公主嫁给你舅舅,虽然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但君无戏言不是!”
“阿兄!”姜庆初站在一侧,平静的摇头道:“阿兄,此一时彼一时,很多事情已经很难再言了。”
“无妨,以阿舅和圣人的关系,只要在圣人面前多提及,圣人会安排的,甚至你可以直接见到圣人。”李林甫特别点了一句,姜庆初忍不住的诧异。
李林甫笑笑,看向韦谅,对姜庆初道:“看住你的好外甥,半月前,他刚刚和太子的女儿定亲,明年说不得明年,他就是郡主驸马了,在明年婚事上,说不定你就能见到圣人。”
“如此吗?”姜庆初惊讶的看着韦谅。
韦谅有些害羞的点头,
“驸马是没问题。”姜氏替韦谅开口,说道:“不过,二郎的婚事还不急,若有办法,先恢复楚国公的爵位再说。”
李林甫眉头一挑,点头道:“阿妹说的没错,应当是先恢复楚国公的爵位,有了爵位,一切就都好说了。”
“是!”姜庆初点头,认真的说道:“若能拿回爵位,便是圣人不允那所谓的婚事,也不重要了。”
“走吧,先回府。”李林甫摆摆手,拉着姜庆初朝马车而去,说道:“这些事,需要细细研究。”
“好!”姜庆初看了阿姐姜氏一眼,然后跟着李林甫前行,同时不经意的问道:“阿兄,听说张嘉贞那奸贼早就病逝了,如今他儿子还好吗?”
李林甫猛然停步,难以置信的看向姜庆初。
姜庆初神色平静。
他的手,紧紧的握着手里刀柄。
从下马车的一刻,就从来没有松开过。
……
上百名金吾卫护送,三辆马车缓缓的朝着升平坊而去。
楚国公府的别院,就在升平坊。
韦谅骑马护卫在侧,缓缓而行,他的脸上却是一阵神色复杂。
谁都没有想到,姜庆初会突然提起张嘉贞。
张嘉贞何许人?
开元八年至开元十一年的宰相,夹在宋璟和张说之间的宰相,为人决断,但性情暴躁。
当年姜皎泄露禁语而受杖责,时任宰相的张嘉贞暗中使人重责,致使已经五十的姜皎,身体重伤,被流放到汝州的时候,便不治而亡。
后来,张嘉贞因其弟弟张嘉祐贪污被贬,最后双目失明,病痛而亡。
比姜皎晚死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