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唐请陛下归天无防盗 > 第六十七章 鞠躬尽瘁死牛仙客求追读求月票(第2页)

第六十七章 鞠躬尽瘁死牛仙客求追读求月票(第2页)

里面半杯冷水,没有茶。

……

牛仙客没有在意韦谅的目光,抬头道:“大唐的均田制是什么样子,也就不用多说了,而均田制是府兵制的基础,没有均田制,就难复府兵制,可如何恢复府兵制,从来是朝野难题,韦郎有何好的想法?”

韦谅轻轻起身拱手,然后才又坐下,认真说道:“下官这里就两个字,移边!”

“移边?”牛仙客忍不住的抬头。

“是!”韦谅拱手,说道:“末将注意到相公很在意边郡屯田,兵部在河西,陇右,安西,朔方,范阳,还有平卢,都有大量屯田事,其中产出用以抵消朝中的粮草运输,减小损耗。”

牛仙客点点头,说道:“这是军中常法了。”

“是!”韦谅点头,说道:“末将想的,是先屯田,然后迁移百姓,最后筑城成州。”

牛仙客听完韦谅所说,轻轻点头。

他对韦谅说的并不是很意外。

这并不稀奇。

韦谅继续拱手,认真道:“往日,移边是最难的,路上消耗足够拖垮一切,但近些年,租庸调崩溃,大量成丁无田,朝中招募他们入军戍边,减缓压力,所以下官想等他们在边地稳定下来之后,再将他们家人也迁移过去,毕竟他们故乡已没了土地,移边反而能活下来。”

“你说的这些,其实朝中也都考量过。”牛仙客轻叹一声,道:“募兵制其实一开始也不差,士卒精锐,也打了不少胜仗,只是后来如你所说,租庸调崩溃,大量的良莠不齐的士卒涌入边地,导致军中战力下降,征战不胜,还有盖嘉运……”

其实当年将大量无田的壮丁涌入边州,朝中开始的时候处理还是妥当的。

百姓到了边地,各节度使自己调整调整,精兵组合,庸兵屯田,只要能在边州站稳脚跟,然后扩大地界,自然能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

韦谅想的这些,不仅前人都想过,而且不少还在实地的去做,但,第一步便不成。

边州之所以是边州,便是因为它地处大唐和他国相邻之地。

常年处于战事。

大唐军容鼎盛时倒也罢了,一旦大局倾覆,覆压之下,不仅边境难守,便是屯田也会步步艰难。

如今陇右便是如此。

本来大量百姓入军,便是良莠不齐,军中艰难,更别说还有盖嘉运这个家伙的懈怠,丢失石堡城。

如今吐蕃大军压境,危及的不仅仅是长安的安危,还有整个陇右的数十万军卒的生存。

“这的确是危机所在,但这同样也是机遇。”韦谅拱手,对着牛仙客说道:“左相,一旦拿下石堡城,以石堡城为根基,和吐蕃人对峙,同时调兵杀入突厥,灭亡突厥,然后以突厥之地移民。”

“移民突厥?”牛仙客猛然抬头,脱口问道:“突厥怎么能够移民?”

韦谅神色平静的说道:“突厥怎么就不能移民,突厥人在草原上能够生存,没道理大唐百姓到了草原上就不能生存。”

“你难道想让他们学习突厥人一样,去牧羊吗?”牛仙客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总归要试一试的。”韦谅轻叹一声,说道:“左相,租庸调的根基是在大唐天下,但以如今情势,重塑租庸调很难,所以只能用心于外。”

牛仙客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为什么说重塑租庸调很难,因为毁掉租庸调,侵占天下田亩的,不仅是世家,还有宗室外戚。

甚至根本就在皇帝身上。

皇帝不愿意大动天下,谁都没办法。

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不肯放弃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