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不用攻打水泊,其他统领都同意了。
武松挑选了关胜、呼延灼、石秀、杨雄几人,跟着他去截杀梁山,其余人守住二龙山,等他们回来,然后就带人下山了。
场景切换。
金銮殿上。
赵佶坐在龙椅上,脸上带着浓浓的不耐烦。
他并不喜欢上朝,一心想着到樊楼找李师师探讨一下他刚刚写出来的书法,再喝点儿酒,聊聊音乐。
就在这时,枢密使童贯站了出来:“陛下,臣枢密使童贯有事启奏。”
“臣听闻,武松、鲁智深等梁山统领,反叛出梁山,啸聚在二龙山,行那拦路剪径之事,且跟宋江等人闹翻,宋江两次征讨都没捞到好处,如果任由其做大,毕竟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因此,臣愿向陛下讨一支令箭,亲率大军,前往二龙山,擒拿这群逆党!”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不知道的,还以为童贯是个忠臣。
宋徽宗有些犹豫。
打仗?
打仗就是打钱,有打仗的银子,还不如修缮一下行宫,或者买上点儿奇石什么的。
而童贯显然跟赵佶想的不一样。
见赵佶始终没有表态,童贯立即扫视了一下四周,寻求高俅、蔡京等人的帮助。
见状,高俅首先站了出来。
他也想过,带着大军踏平二龙山,出口恶气。
可是,他也知道,林冲此时在二龙山。
一旦他再打输了被擒,可没有宋江替他拦住林冲了
以他跟林冲的仇怨,林冲一刀杀了他都算是便宜他了。
他还哪敢去攻打二龙山?
顶多就是,帮童贯争取一下了。
想到这里,高俅朗声开口:“陛下,难得童枢密有此等忠君爱国之心,臣以为,此举甚是妥当,应及早发兵,防止贼兵坐大。”
高俅开口后,蔡京和杨戬,也都纷纷表态,支持童贯。
赵佶见状,只能答应下来。
旋即,宣布了退朝。
有了赵佶首肯,童贯立即忙碌起来。
短短数日之内,童贯就组织了十万大军,战将上百人,一起浩浩荡荡的,朝着二龙山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