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纸坊街幼儿园 > 第七章 收留大方(第1页)

第七章 收留大方(第1页)

第七章收留大方

张先生说:太好了,我们几年未见,正好叙旧。

李青云说:那时,我们同桌共饮,好好畅谈一番。

李青云说:这本《纸坊杂字》记录了造纸工具、技术要领、工序流程等重点,字里行间皆见真知,是造纸坊间难得的佳作啊。

张泉说:岳先生是造纸行家,深得古法造纸技术传承,才写出此佳作。

李青云说:造纸术,是我国先辈一大发明,我等自该发扬光大,方才对得起前辈及后人,但愿显庭吾儿能有所建树。

这时,庭琚从外面跑进来,抱住父亲的大腿,说:父亲,我要看书。李青云抱起儿子,把《纸坊杂字》翻给他看。

庭琚瞪大眼睛,充满好奇。当他见到一页纸上印着工人抄纸的图案,突然拍着手说:这是我家。

李青云一惊,甚是欢喜地说:这孩子,居然能看出一知半解。说着,在儿子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张泉听了也很高兴,说:庭琚很有悟性,日后定能光宗耀祖。

回到家里,李青云把刚才的事说与夫人。李何氏说:李家纸坊后继有人,且当不同凡响。

李青云随即吩咐田妈:中午多做几个菜,我要与张先生喝上几盏佳酿,以抒情怀。

田妈答应一声,立刻下去准备了。

李青云为张泉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张先生赶紧从椅子上站起,先作了个揖,才接过茶杯。

热茶入腹,心怀暖意。两个人正在中堂畅谈,外边走进一个武士打扮的男子。李青云与张泉同时离座,笑脸相迎。来人正是镖师沈广,手里托着一个盒子。

沈广把盒子放在茶几上,双手抱拳向李青云施礼,问好。李青云亦回礼,并介绍了张泉。两人各自施礼,问好。

沈广对李青云说:大哥,我刚从东北回来,给你带回一颗人参。打开纸盒,里面是一颗全须带叶的上好人参。

李青云惊喜万分,再次抱拳感谢,让夫人拿到后室珍藏。落座后,三人相谈甚欢。

这时,庭琚和清秀从外面跑进来。庭琚见了沈广,立刻走到近前,抓住他的手说:叔叔,我要跟你学功夫。几位大人听了,都笑起来。沈广说:好啊。

李青云笑道:看来,兄弟要收徒了,庭琚身子单薄,学习功夫能强身健体,不是坏事。

沈广说:只要庭琚愿意学,我一有时间自当好好教他。

这时,李何氏过来,又问道:翠萍最近可好?

沈广说:多谢夫人关心,告诉诸位一个消息,翠萍怀孕了!

李青云夫妻听了,连声说好。

同治九年(1870年),热河郡发生水灾。迁安县城来了不少灾民,衣衫褴褛,沿街讨饭。县令徐大可不予救济,吩咐衙役强行将灾民驱赶出城。大街小巷中,哀嚎遍地,惨不忍睹。

这天,李青云从纸坊回来。他路过祖师爷庙,见里面有数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之人,便跨步进去。一经询问,这些都是从热河郡逃来的灾民。

李青云眉头紧皱,心中满是悲悯之情。他找来几人,在庙前搭了两口灶台。李青山用车拉来木柴和粮食,这里很快就架起火,开始熬粥。

灾民齐刷刷地跪在李青云面前,磕头谢恩。

李青云还以深深一躬,请大伙起来,又道:诸位,谁家也不挂无事牌,都有为难着窄的时候,我们有能力帮一把也是应该的。

这时,李何氏带着庭琚来了。庭琚的口袋里装满零食,发给年长者或孩童。

第七章收留大方

一个浓眉大眼的男孩靠在柱子下,面色苍白。庭琚递过来一块点心,他道了声谢,几口把东西吞下去,噎的直翻白眼。庭琚跑去缸前,给他舀一瓢水。他匆匆灌下去,湿了衣襟。

庭琚问:小哥哥,我叫李庭琚,你叫啥名字?

男孩喘了口气,说:我叫程大方,三天没吃东西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